学术资讯-详情页

陈宪:用纯粹经济学解释现实经济肯定是不行的

作者:陈宪 2017-03-15 09: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经济学与经济管理类

分享:

收藏:

  现在讲到中国经济,有各种反差很大的观点,比如我去年年中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提到2016年中国经济将发生一场清算式的危机。为什么呢?文章认为这个危机本应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发生,因为后面采取了很多措施,所以暂时没有爆发,但是到2016年就躲不过去了。

  然而2016年已过,我们并没有看到所谓的“清算式危机”。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呢?为什么有人唱衰,有人看好呢?

  用纯粹经济学解释现实经济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可以用纯粹的经济学研究某一个问题,但要对整个中国经济做出判断,是不能这么做的。

  凯恩斯当时提出国家干预,就已经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了。经常有人认为,政府干预产生了很多问题,甚至造成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多。

  如果经济下行太快,失业的人会增多,企业会倒闭。当然倒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确实需要倒闭,市场不需要;另一种是受到短期流动性资金的影响,那这样大规模倒闭的话,社会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在美国大萧条时,其失业率甚至达到了25%,这么高的比例就会出现问题,甚至会发生革命,所以就需要干预。

  有观点说干预造成的问题更多,其实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古人说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其实就是经济选择的原则。

  我们现在讲经济受到冲击比较大,采取措施可能会产生问题,但如果不采取措施,问题可能会更大。如果出现大量的人员失业、企业倒闭,就会使得人们的收入急剧下降,经济就会陷入萧条,这种冲击还可能影响政治社会的稳定,那这种时候该做什么选择呢?只能干预。

  现在任何社会都有问题,美国有美国的问题,中国也有自己的问题,有些问题的确要靠政策和改革,但若把它放到长期来看,更多的问题其实是靠发展来解决的。

  所以,邓小平在当年就告诫,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现在回顾,怎样选择更好的发展方式,怎样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前我们确实在这方面出过问题。斯里兰卡基础设施不行,发展程度也很低,但是自然环境确实不错。所以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到发展上来,以及用什么方式来发展。

  所以,短期采取措施是会产生一些问题,当然有一些还是要靠政策措施来解决,但是更多是靠发展来解决。现在看现实经济问题一定要用政治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的立场,而不仅仅是纯粹的经济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论。

  中国经济短期的确有下行压力,但只要改革是得当的,是到位的,我们没有理由不看好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发展。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