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学哲学,用哲学,掌握好共产党员要掌握的看家本领。
纵观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三农问题”时的重要讲话,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比如关于想问题、做事情一定要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出发,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一个核心内容和鲜明特色。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谈到城乡发展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二元结构的现实出发,从我国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制度体制出发,既要遵循普遍规律、又不能墨守成规,既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告诉我们想问题、做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事实的本来面目出发,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我国在城乡人口数量、发展基础、发展需求等方面与西方国家情况不同,所以探讨中国城乡发展问题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比如我国农村人口总量庞大而西方农村人口相对较少,大量的人口需要土地作为基本的生活保障,要模仿西方的城镇化水平,人财物在短时间内难以匹配到位,西方国家的许多利好政策在我国实施起来难度也较大。我国的城市化是在政府主导下突飞猛进的发展模式,而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城市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过渡,所以在应用的策略上不能同一而论。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借鉴经验问题时说的要注意分析、研究并借鉴其中有益的成分,但决不能离开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搬照套。因此对其他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要细致梳理,区分共同点与差异性,从我们国家城乡发展的实际出发,直面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等根本问题,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再如,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的辩证法思维,十分清醒、理性、透彻。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谈到扶贫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告诉我们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这就是我们要克服的主要矛盾,只有通过扶贫消除贫困,才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真正的全面小康。所以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不同地区贫困程度不同,症结不同,需求也不同,所以帮扶要求更精准,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症下药”,结合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产业技术帮扶、教育投入、谋生技能、人才引进等多方面入手,真正地解决问题。
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哲学思想,对于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目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多读、多看、多思,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作者单位:东营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