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实际上,国家级新区现在已经有18个了(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1994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2012年8月兰州新区成立,2012年9月广州南沙新区成立,2014年1月陕西西咸新区成立、贵州贵安新区成立,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大连金普新区成立,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区成立,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区成立,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区成立,2015年9月福州新区成立、云南滇中新区获批成立,2015年12月哈尔滨新区成立,2016年2月长春新区成立,2016年6月14日江西赣江新区成立),新设雄安新区,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部分、雄安新区有何不一样?
1
首先要说的是,雄安新区和其他新区规格不同,是三大国家战略之一的部署。
根据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媒体的多次强调,本届党中央实施的三大国家战略,分别是: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可以说,这三大战略是本届领导班子历史地位的奠定基础,能不能搞好,能不能建成,直接关系到历史评价。雄安新区作为三大国家战略之一京津冀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新华社官方的定位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个定位显著区别于其他国家级新区。
从实际操作层面也可以看出,在雄安新区设立前,当地的户口地产就已经全面冻结,这在其他新区也是没有看到过的,可见决心之大。根据民生证券在容安雄三县的调研的结论,安新离白洋淀最近(301医院要在此设疗养院),容城交通最便捷(南边是高速,北边是通往天津和保定的高铁),雄县基础设施最好,路最宽。目前三个县都已经冻结全部房产过户,本地人外地人都不能买了。北京的限购比起容(城)安(新)雄(县)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在安新调研之后民生证券发现这边商品房一律停售,二手房中介全部关停。在建的房子一律停工,农民也不允许自建房,村口设卡禁止建材入村。建材商也不允许在辖区内做生意。
如果不是有非常意义上的战略部署,不会如此大动干戈。在新华社文章中,关于雄安新区的建设的语句是:“习近平明确指示,要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在河北适合地段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今年2月23日,习近平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进行实地考察,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一个新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由国家领导人亲自主持,这个规格已经上升到了不能再高了。对于雄安新区而言,既然是承接非首都功能,那么,一些与中央政府关系不大的,比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等,都可能成为迁往雄安新区的潜在对象。
2
从人力资源上来看,京津冀协调发展已经在人事安排上进行了妥善布局。
做事情还是要靠人,无论是多大的新区、多好的规划,没有人的执行,也不行。我们可以看到,京津冀区域的人事自去年年底以来,陆续公布的任命看似没有关系,实则穿成一线。
2016年9月,原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任天津市委书记。2017年4月1日,原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许勤调任河北省委副书记,预计是接任省长。李鸿忠在担任湖北省委书记、省长之前,也是担任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自此,北京周围的河北、天津,均出现了原深圳书记的掌舵。未来雄安新区建设,深圳经验很可能是最大的参考。
此外,从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到,李鸿忠上任天津书记后不到一个月,两次带队到北京对接京津冀协调发展,可见其对这一战略的重视程度。在李鸿忠的讲话中,有这么一段:“大事见担当,要事显忠诚。落实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我们的政治担当,必须坚定不移、执着笃行;是我们的职责担当,必须担任不误、担难不怯;是我们的能力担当,必须提能竞进、善做善成;是我们的资格担当,必须创新理念、找准定位。能不能落实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是对我们是否讲政治,是否把“四个意识”落到实处的重要检验。“高度一致”“忠诚大德”“看齐行动”,都要在这方面去衡量、去检验。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贯彻不力、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执行不力,何谈讲政治?讲政治,就要把天津发展放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推动,要敢舍得、勇付出,这是应为的大担当,也是我们应当具有的政治品格。”
可以说,天津和河北的人事安排,是对京津冀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推动作用。新任领导既有在改革开放前沿领导新区建设的能力,又有足够的政治智慧领会中央精神和国家三大战略,这配置想象空间很大。
此外,根据河北省委决定,雄安新区临时党委书记由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袁桐利兼任。袁省长在来河北之前,担任过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又是一个新区书记出身!在这个位置上,一个有经验的领导人,可以把滨海新区的经验都可以移植过来,同时,还能少走不少此前曾经走过的弯路。
——————————————
第二部分、罗天昊:如何从历史和地缘看这个战略?
雄安新区,在国家层面第一次表述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自然非同小可,体现了五个重大战略使命。
(1)缓解北京负担
缺水多雾,拥堵不堪,北京之弊,举世皆知,无需多言。
此前,解决北京问题,有两种思路,一是在中原地区另择新都,学习韩国和巴西等国,彻底迁都。此议提出了几十年,无数学者倡议,迁都牵涉到各种利益关系太多,最终未落实。
而传闻中的首都东迁通州,亦没有落实。原因很简单。北京人口众多,不堪重负,关键不在北京,而在中央,资源都集中在中央。仅仅把北京市政府迁往通州,不解决实际问题。
声在东边的通州,落在西边的雄安。可谓声东击西。
而本次设立雄安新区,未来的一大使命,则是分担首都功能。
(2)分散首都政治经济风险,稳固国都
建都北方,在中国传统心理上,代表为正统和大一统的吉兆。
但是时势一直在变。
朱元璋北伐,孙中山北伐,也可从南向北。同时,中国千年来首都东移,风险逐步加大。尤其现代是海权时代,沿海首都,安全存在隐患。
八国联军突破天津之后,很轻易就攻破北京,日本攻破北京也容易。当下虽未太平之世,需要分散风险。
当下,所有的中央机关都在北京,100家央企中的八十多家都在北京。如此众多的资源集中于一个城市,一旦有变,后果不堪设想。当年日本侵略中国,攻破南京上海之后,中国经济就遭到巨大破坏,可谓前车之鉴。尽早分散资源,可保首都政治和经济上的安全。
南水北调工程涉及人口4.38亿,国家为保首都用水,不得不牺牲几亿人的利益,并且花费巨大民力财力,强行改变自然规律,强行让水往高处流,但是,未来隐患巨大,首都虚化,相对安全。
(3)解决京津冀问题,打造新的增长极
国家倾注了巨大雄心,定位甚至高过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
京津冀协同发展,一直未能彻底完成。京冀两个直辖市夹着一个河北省,难以协调。而本次设立雄安新区,实际上等于为河北加持。调深圳市委书记进河北,有加大河北发展力度之意。未来,与京津与河北发展权限和力度基本对等,有利彻底落实京津冀发展计划,打造新的增长极。
京津冀相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在经济上处于下风,而雄安新区的设立,寄望于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全面崛起,三足并立。
(4) 打破既得利益格局,乱中求治
迁都之议,并非自今日始。
但是,最后却一直很难实现,一个重大的原因,是利益牵涉太多,负担太重。
历朝历代的迁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政治目的,即摆脱就有利益集团的控制与羁绊。北魏迁都洛阳,旧贵族之间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就此被摧毁。
在国际上,哈萨克迁都,可为中国借鉴。哈萨克迁都中部小城阿斯塔纳之后,中央机关的公务员总数削减一半,很多不愿意跟来小城的官吏阶层,均在类似“赎买”机制之后,得到平安分流。各方大佬,各种利益集团亦远离新都,并且被分散,再也无法对改革形成有效的阻力。
今日中国改革已至中流,每向前一步,日感吃力。雄安新区的设置有利打破既得利益格局,摆脱既有利益牵制,创造新的改革氛围,开创新的局面。
从本次采用通州造势,雄安落地,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突袭式战略部署看,打破利益集团格局,不仅意义重大,且难度重大。
彻底重建中国新格局,新社会。新千年。
(5) 重启改革新时代
雄安新区被寄望后继的深圳和浦东之后的第三个代表性意义的国家战略,其实也隐含了国家重启一个新的改革时代的雄心。
在雄安新区的七大任务中,第六条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第七条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最大的底牌,总是在最后,第六条和第七条,已经隐晦地表明了国家的决心与雄心,即是在改革停滞十年,各种矛盾激发的时期,启动新一轮改革,寻找国家转型之路。
雄安新区将摆脱北京式利益格局,一片荒原好纵马,锐意改革,成为新的改革发动机。
敢号称影响中国未来一千年,必有巨变。
———————————————
第三部分、占豪: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到底“雄”在哪?
毫无疑问,这是国家的一个战略性决策,其意义有五重:
一、疏散北京非首都功能区。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大城市病非常严重。由于机会多、发展空间大,虽然入北京户口难,但依然有大量人口涌入北京,2173万(截止到2016年)的总人口,其中流动人口八九百万。北京是如此拥挤,如果不进行调整,大城市病将会越来越严重,长期看将会影响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大背景,北京需要将北京的一些非首都功能逐渐向外疏散,开发出人口聚集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事实上,之前天津已经承接了一部分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但一个天津远远不够,于是国家开始决策京津冀一体化。也就说,北京准备把一些非首都的人口、资源疏散到河北与北京相邻的地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北京已经太过拥挤,事实上已经是发展空间不够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空间拓展,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现在,向河北疏散,那么北京释放出来的一些点作为种子,就能带动河北整个面,从而形成以首都为中心的经济增长面。
二、加速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
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曾形容“全球钢铁产量排名,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这一说法不是段子,而是事实。这个事实说明三点:
一是说明中国在世界炼钢业扮演者最重要角色;二是说明中国某些产业有些过剩;三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中国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
设立雄安新区,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直接转入雄安新区,这意味着河北获得了一个高端经济增长点。想想看,如此已调整,是不是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及供给侧改革都会得到改善?北京给河北带来的创新能力,将加速河北经济的转型升级。河北经济的转型升级,又会带动全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真是一举多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北有了这一政策,以后发展经济可以横着走了!
三、调整中国区域经济结构。
追溯中国历史,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首都在北方时国家一般就强盛,首都在南方时国家就疲弱。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两方面:
1、中国历代北方都被游牧民族骚扰,为了防游牧民族,从秦朝开始修长城一直修到清朝。在这样的背景下,敢将首都设在北方的朝代,一定是朝廷拥有强大的能力从而压制了北方游牧民族。而且,首都设在北方,天子守边,国家会更加警惕,更加重视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就不会出现“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荒唐局面。
2、历史上,北方以平原农耕为主,南方非农耕产业及商业更为发达,北方失土则无家难以生存,南方此地不养人自有养人处,换个地方凭手艺、凭生意活得很好,而且相比北方经常遭受游牧民族骚扰,南方则相对好很多,所以相对来说南方在经济上往往优于北方,但在国家的忧患意识上弱于北方。
然而,对中国来说,首都在北方当北方经济繁荣时则国家稳定昌盛,反之若北方经济弱,则往往国家也相对较弱。所以,对中国来说,发展北方、内陆经济是中国强国的方向。
对中国来说,发展东南沿海经济只是改革开放头30年中国从海上与西方国家经济对接的阶段性发展必须,但绝非全部。中国真的进入以自己为主的战略谋局,是从西部大开发开始的,而“一带一路”战略是由内部的西部大开发向开始国际化迈进。但是,不得不说,相比东、南两个方向,中国西、北两个方向在经济上要弱很多。由此,我们国家要想发展壮大,就务必要发展西和北两个方向的经济。
北面,当然以首都北京经济最为发达,那么以北京为中心勾勒一个京津冀并扩展到环渤海经济圈,那么中国北方的经济发展就会迎来新的大改观。想想看,当中国经济不再是南重北轻,东重西轻,而是整体处于平衡状态,那中国整体经济该多发达、综合实力该多强?
所以,雄安新区对中国当前的战略意义还在于,通过成立雄安新区进一步提升北方在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可以大大拓展中国的发展空间和提升中国的国家安全水平。
由此,这次雄安新区的成立,将会对中国长期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产生重大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四、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一带一路”战略心脏,勾勒以中国为核心动力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心。
一旦雄安新区发展起来,那就与北京、天津形成了铁三角,这铁三角的会对地区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将会产生对“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强的动力。
五、勾勒中国城市群发展蓝本。
中国人多,虽然地大物博但适合居住的地方少,耕地面积更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想发展得好,务必要向城市群发展,城市群之间要形成互惠互利的产业互补,如此才能解决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雄安新区一旦建成,未来其实就是一个新城市,从地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一旦雄安新区发展起来,那么雄安新区、北京和天津就形成了经济发展的“铁三角”。如此发展起来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这会推动各地效仿够了属于自己的城市群。
中国一旦向城市群发展,农业快速实现规模化生产,城市群发展带来的发展机遇,都将推动中国经济大发展。所以,未来雄安新区会对全国各地的城市群减少将有很强的示范效应,这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现在GDP已经占世界经济GDP增长的三分之一强,若中国再通过上述改革把中国宏观经济的潜力激活,那必然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也必然会产生重大影响。更早与中国发展合作的国家,到时候会收获巨大红利。
——————————————
第四部分、雄安新区涉及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概况一览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雄县】
雄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地处冀中平原,北距首都108公里,东距天津100公里,西距保定70公里。总面积524平方公里,辖6镇3乡、223个行政村,总人口约38万。
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01.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2.7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5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56亿元,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49亿元,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完成146.9亿元和56.2亿元,社会用电量达18.57亿千瓦时。
大广高速、保津高速纵贯县境,白洋淀支线横穿县城南部,以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县城为中心,四纵(高速东、西连接线、立新路、固雄线)、五横(保津高速、112线、津保北线、保静路、昝白路)沟通城乡的公路交通网。依托这两条主干线,雄县已融入了京津城市大交通框架,到北京只需45分钟行程,特别是津保铁路通车后,雄县到天津红桥区只需15分钟行程。
雄县拥有白洋淀水域面积18.3平方公里,建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码头;
地热田面积320平方公里,地热水储量821.78亿立方米,具有埋藏浅、储量大、水温高、水质优的特点,1989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中低温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2010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
【安新县】
安新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北距首都北京市162公里,西距保定市45公里,西南距省会石家庄187公里。全县设9镇3乡,共12个乡镇,207个行政村,全县人口393,113人。
2016年前三季度,安新县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0.0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6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9元。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80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9.3亿元,利用外资3443万美元,全部财政收入54321万元,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1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个。
京广铁路、京昆高速公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滨保高速公路、保沧高速公路、张石高速公路在安新县形成交通网络,由京港澳高速、荣乌高速、京昆高速、保沧-保阜高速在安新县周边互通连接,形成高速外环。
安新县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是大清河水系重要的水利枢纽,白洋淀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124万立方米。白洋淀水生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和水生植物。同时有鸟类19科26种,形成了良好的食物链结构,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水产品基地。
【容城县】
容城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京、津、石三角腹地。北距首都北京110公里,东距经济中心天津100公里。总面积314平方公里,辖五镇三乡,127个行政村。
保津城际铁路、保津高速公路贯穿全境,1小时可到达北京、天津。
容城县具有丰富的市场资源,紧临北京周边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白沟,对容城商贸物流和加工业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容城县还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地处中国东部中低温地热田,具有储量大、可回灌等重要特点,是华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热田,拥有休闲旅游产业的良好发展基础。
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9.4亿元,比2011年增长21.9%,年均增长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8亿元,比2011年增长31.7%,年均增长5.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9亿元,比2011年增长84.5%,年均增长13%。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设施蔬菜年产量达到20万吨,粮食总产稳定在20万吨以上。
容城服装产业经过近40年发展,成为县域特色支柱产业。2006年,容城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服装协会评定为“中国男装名城”和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目前,全县共有服装企业945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2家,从业人员7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