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够走好每一步。尽心尽力地帮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每一位国家公职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加快人民群众脱贫步伐,更好地过上幸福生活,党和国家精心为全国各贫困地区配备了第一书记。这一举动,温暖人心,增强了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积极发展的信心。
第一书记要清楚地知道自身的使命和责任所在,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把服务人民等同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要把第一书记的使命和责任当做“看望”来执行,在没有充分的准备基础之上,简简单单地造访,不仅没有能够让人民群众感觉到得到来自于你的帮助,反而因为如此草率表现的不用心、不负责任,让自己遭受人民群众的唾骂,同时“领导下乡鸡鸭遭殃”,你的“爱心造访”还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压力。
扶贫,扶贫,首先要把握好一个思路,要弄清楚“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扶贫不是简单的物质赠予,而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思想观念上教育人民群众在发展上的自觉性,激发他们发家致富的想法以及教授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技能,远远超过一次简单的“给予”。
“第一书记”是最让人暖心的荣誉称号,也是最神圣的光环,不管是谁,戴上了这顶帽子,都要牢牢记住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身体力行地全身心地抓好“三农”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扶贫不是能力不够情商来凑,它需要第一书记的真抓实干、奋发有为,“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等行为都是对扶贫工作的不重视,不作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永葆先进性、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始终坚持以帮助劳苦大众脱离困难为己任,通过不断地学习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提高为民服务的技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认真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各种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为榜样,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在扶贫的道路上坚持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第一书记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寄托,承载着人民群众发家致富的希望,同时代表着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第一书记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积极创造出服务人民群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