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清俐)4月6日,“俄藏中文古籍的调查编目、珍本复制与整理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济南举行。
我国历史上流散于海外的中外古籍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其中,俄罗斯是收藏中文古籍的重要国家之一。该课题首席专家、山东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教授王培源介绍说,他所带来的研究团队在初步调查中已对俄罗斯中文古籍的存藏现状有了基本了解,中文古籍的主要收藏机构集中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地。其中,莫斯科的存藏机构包括:列图的东方文献中心,专门收藏刻本,有2000多部;二是列图的写本部,专门收藏稿抄本、舆图等有400多部;三是远东所,主要收藏刻本,有1000多部。圣彼得堡的存藏机构包括:东方所藏有中文古籍近6000部;二是圣大图,藏有2000多部;三是国图亚非文献部,收藏刻本5万卷,约计2500部;四是国图写本部,藏有稿抄本360多部。此外还有十几家单位也都藏有少量中文古籍,具体情况须进一步调查。已掌握的数据显示,俄藏中文古籍总数超过1万种以上,在全球中文古籍总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现有目录所载,加起来所占不到一半,远不能反映俄藏中文古籍的全貌,制约了学界对海外所藏汉籍的了解和研究。
王培源告诉记者,在丰富的俄藏中文古籍中,具有很高学术文化价值而尚不为世人所知的著作,种类和数量不在少数。国内缺藏的也有不少。对于这样一些古籍,利用最新技术手段,有计划、有选择得进行扫描复制,实现珍贵文献的再生性回归,既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也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比如,我们仅仅通过对列图写本部的查阅,初步发现具有复制价值的古籍就有103种。”
据悉,本次课题将对俄藏中文典藏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和整理研究,包括俄藏中文古籍编目、珍贵典籍的再生性回归、重要古籍的校点注释等整理工作及俄藏中文古籍相关的文献学方面的研究,借助当代计算机技术,建立“俄藏中文古籍与俄罗斯汉学研究”综合性大型数据库,为俄国汉学乃至整个国际汉学研究提供便捷的文献资料服务和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