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改革强军的文化视角

作者:刘孝良 2017-04-27 09: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在人类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各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以其穿透时光的魅力,塑造了民族品格,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军队改革作为人类军事行为,也不可避免地打上文化的烙印。

  改革强军历程折射民族文化。纵览世界军事风云,各国军事改革的探索历程往往都带有民族文化的印记。美军以构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为主线,先改革建立国防部,又设立参谋长联席会议,再剥离军种指挥权,建立了“国家最高指挥当局(总统和国防部长)——联合作战司令部(战区司令部和职能司令部)——任务部队”三级指挥链,构建了现代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其三轮大改无数次小改,定期更新作战理论法规,正是美国倡导创新、尊崇法治的文化传统在改革领域的体现;其实战中探索建立的任务式指挥方式,则是美国崇尚自由、彰显个性的文化特色在指挥领域的折射。再看俄军2008~2012年的新面貌改革,短短数年间,军队员额从120万压缩到100万,军官人数从35.5万压缩到22万;将6个军区合并为4个军区,使军区成为地区性跨军种战略军团;合并太空兵、空军空天防御战略战役司令部,成立空天防御兵。时隔1年,又开始了系列纠错,其“激进转轨”、试错前行,正是俄罗斯民族果敢激进、坚韧执着的文化缩影。

  文化培塑加速改革强军进程。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不仅给军队改革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在价值取向、观念意识和精神风尚等方面发挥着熏陶、培塑作用,推动改革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螺旋式迈进。美军为消除军种恶性竞争,破除狭隘军种观念,防止理论僵化固化,坚持用联合文化、创新精神推进改革,比如颁布联合作战构想、联合作战概念,向基层官兵灌输联合理念,注重从基础的单兵训练开始就培养士兵“本能的联合思维”;出台法规将联合教育贯穿军官成长进步全程,鼓励学术争鸣,在全军上下形成无战不联、锐意创新的氛围,有效发挥了转变观念、规范行为的文化塑造功能,推动联合作战向内聚式融合转变。特别是经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实战检验,使集中反映联合作战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规范为主体的联合文化得到普遍认同。

  改革强军重要方面是形成特色文化。德国历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指出:“战争的精华,不是在胜利,而是在于文化命运的展开。”大凡成功的军事改革,莫不是军事制度、体制机制、思想观念的体系重塑。然而,新制度机制从建立之初到顺畅运行,从来都不是“制度一立”就“百毛皆顺”,而是新旧思想观念在指导思想、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的激烈交锋,直至牢牢树立起新思想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员、机制的最佳配合,最终诞生新质战斗力。此时,崭新的特色文化也就应运而生。当前,深度推动我军改革强军,应把联合文化作为重要内容,通过联合教学、联合研讨、联合演练,促进院校和部队、军兵种之间的特色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实现特色文化交流融合、典型文化引领示范、战地文化浸染熏陶、仪式文化怡情励志,在强基铸魂、知识对接、凝炼传播中打造体现时代特征、富有特色的联合文化,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精神引领。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