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讲好思政课

2017-04-29 12: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曹世生)4月27日晚,华中师范大学校园电视访谈节目“桂子有约”,邀请该校思政课老师丁茜、熊富标,和在场的近百名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及上好思政课的“秘诀”。

  “卡尔·马克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丁茜以这个问题开场,讲述了马克思从出身优渥的家庭到走向颠沛流离的革命之路,让学生从其人生经历中去感受马克思的人格魅力,去感受“为他人工作、为后代牺牲”的人类秉性,从而被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魅力所吸引。

  “思政课理论本身是有魅力的,老师是一个载体,要想办法通过课堂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的魅力。”丁茜如此总结自己讲授思政课的心得。

  熊富标在访谈中总结了思政课吸引学生的三大魅力:理论本身的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及课堂设计的魅力。课堂设计上,他个人的心得,一是拓展课堂的理论深度,比如用“你真的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吗?”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司空见惯的概念和问题;二是增加联系社会热点的课堂讨论和课外实践,以保证“理论联系实际”。

  丁茜和熊富标为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公共课教师,他们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设的混合式课堂在华师一课难求,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女神”“男神”。

  丁茜和熊富标认为,新一代数字原住民大学生事实上倒逼着教师来跟上他们的思维模式。信息化教学手段更加有利于具有自主探究精神的学生进行深度探索,他们甚至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使用手机。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