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提升思政工作亲和力与针对性

作者:王广禄 2017-05-10 17: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中国社会科学报南京5月7日电 (记者王广禄)做好党建和学生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亲和力与针对性,有利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5月5日,全国22家高校农林相关院系的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农业大学,围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与农林人才培养、党建思政与学生工作融合等话题展开研讨。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营军表示,当前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更加复杂,社会思想意识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形势、我国国情和自身历史使命,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应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强化基础、抓住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把虚功实做、把软指标变为硬约束,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学生工作结合,将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结合,将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和教学、科研、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使高校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洋溢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实现思想与学业双引领。”在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金敏看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综合拓展思路与途径,搭建体系,坚持目标导向,健全党支部书记和党员骨干队伍培养体系。建设思想引领型、学术服务型、文化传承型等特色党支部,打造多元化品牌活动。依托爱国主义基地等平台,发挥校史、院史的育人功能。融合理想信念教育,聚焦社会前沿热点,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发挥榜样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姝言认为,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学生工作应做到“深度辅导”,在深入、动态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依据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