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第十三届文博会文化潮汕博览园分会场举行第二届互联网+非遗文化作品创新路研讨会。
论坛邀请深圳市非遗保护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宝安区群艺馆馆长刘明军,潮汕古村之友发起人潘弘浩,揭阳市民间协会主席倪瑜发三位专家分别就《非遗文化市场产业化基础薄弱问题》、《非遗文化与互联网平台结合流通问题》、《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联盟问题》等进行了主题研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熔炉,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与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存在相互依存关系。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乃是本民族基本识别的标记,是维系民族、社会存在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
专家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战略问题,而不是一个“战术”问题,所以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会刮过一阵风就结束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具体的项目、实物,更重要的是此过程有助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保护意识的形成。
当天的研讨会还邀请深圳市政府专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导师朱剑峰从非遗+金融的角度,对非遗的发展进行分析,让现场嘉宾获益匪浅。研讨活动的自由发言时间,参会嘉宾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解决非遗文化传承、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