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人文社科高端讲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沪召开

作者:李玉 查建国 施蕾蕾 2017-05-14 18: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人文社科高端讲座”第二讲演讲现场 上海研究院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李玉 查建国 通讯员施蕾蕾)5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研究院”)与上海大学人文科研处联合主办、上海大学法学院承办的“人文社科高端讲座”之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难点问题”在上海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李林作专题演讲。

  该学术报告系上海研究院人文社科高端讲座第二讲,是上海研究院建设高端国家智库,着力打造人文社科类高端学术平台的重要举措。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文学国主持活动,上海研究院合作处处长朱承、上海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吴仲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张锦贵、上海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凤章等200余人出席活动。

 

  李林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地位、战略意义、性质特征、基本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难点、顶层设计、路径依赖、四大转变和十个结合等角度,详尽系统地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十大要义。

  李林认为,当今中国的法治建设处于巨大转变的时代,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从建立法律体系向建设法治体系转变,未来关于宪法法律实施、遵守、保障、监督的法律职业角色会更为凸显。同时,依法治国的历史使命是从法律大国向法治强国的转变。法治强国不仅是通过法治实现国家强大,而且将法治作为中国未来强大的指标之一。当前法治建设的重点则是从以立法为中心转向注重宪法法律实施,并且实现从“经济GDP”转向“法治GDP”。

  谈及全面依法治国的路径依赖,李林表示,应注重“四个坚持”,一方面需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另一方面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同时还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及坚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全面展开。

  李林从推进依宪治国、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入手,明确了宪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性,从不同层面分析了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同时,结合新形势下司法改革的困境与难题重点解读推进科学民主立法与法律体系完善的深刻意义,提出了从司法体制、司法队伍、司法环境来入手推进深化司法改革、加强司法建设的时代目标。

  当天,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上海研究院、上海大学(法学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同期举行,李林、文学国、李凤章分别代表三方签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订的院市合作协议和《上海研究院章程》制定,体现平等自愿、权利与义务一致、互利共赢的原则,将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力,通过上海研究院这一合作平台,使上海大学(法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学术研究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李林作题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难点问题》的专题演讲 上海研究院供图

 

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文学国主持活动 上海研究院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李林,上海大学副校长、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文学国,上海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凤章分别代表三方签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海研究院供图

 

签约仪式合影 上海研究院供图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