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吕家佐)2017年5月17日上午,为期两天的“第25届亚洲及大洋洲地区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会议主题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国家图书馆网络”。
30余位来自中国、澳大利亚、不丹、东帝汶、斐济、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蒙古、缅甸、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所罗门群岛、斯里兰卡、泰国、图瓦卢、越南等20个国家国家图书馆或承担国家图书馆职能的机构代表参加会议。国际图联主席多纳·希德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与会代表介绍了各自图书馆在2016年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工作亮点,审议了上届会议纪要、本届会议议程、确定后续会议举办地、会议发展规划并就相关提案进行探讨。
会上,与会代表分享了各自图书馆在开展国际合作方面的实践和经验。中国国家图书馆国际交流处处长张煦作了题为“构建推动区域性交流与合作——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为例”的报告,系统介绍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与本区域图书馆界开展相关合作的情况。
新西兰国家图书馆特恩布尔图书馆馆长克里斯全面介绍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与新西兰国家图书馆合作举办“大爱无疆——纪念路易·艾黎诞辰120周年文献展”的情况,该展览于5月18日上午开幕。
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文献管理部部长李在善作了题为“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与亚洲其他图书馆合作项目”的报告。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积极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在韩国之窗、图书馆培训、古籍整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对各国同行开拓合作项目深有启发。
记者了解到,亚洲及大洋洲地区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是亚洲及大洋洲地区为加强本地区国家图书馆的联络与合作举办的区域性国际会议。中国国家图书馆于1989年、2004年分别举办了第4届和第12届会议。会议每年举办一次,由本地区各国家图书馆轮流承办,探讨本地区图书馆发展事宜,推动区域内资源和信息共享。
据介绍,从整体上看,亚大地区影响力有待增强,需要本地区图书馆加强协作,在重大事务中形成合力。为了推动本地区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根据《亚洲及大洋洲地区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章程》,本次会议,中国国家图书馆将向与会代表提出进一步完善亚大地区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的组织和管理机制的提案。
会议主办方表示,多年来,在各成员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在推动信息交流、经验借鉴、资源共享、合作办展等方面取得较大成效,促进了各国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此次会议,与会代表研究了会议的长期发展规划,优化组织和管理机制,对于实现会议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亚大地区图书馆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