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俄学者发现认知失调与大脑活动个体差异相关

作者:姚晓丹 2017-06-01 08: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中国社会科学网综合外媒报道 俄罗斯学者研究发现,大脑的一种运行机制可以造成认知失调。

  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National Research University—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官方网站近日发布消息表示,该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认知失调与大脑的活动机制相关,人们可以通过脑部活动来对认知失调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测。

  在心理学上,认知失调是指当一个拥有两种或者多种互相矛盾的想法或者价值观的人,在作出决定的时候遇到的困难或者经历的精神紧张及精神不适。这种情况可能会在人们需要进行一项与他的想法或价值观相矛盾的活动,或者面对与其想法或原有认知相矛盾的新信息等情况下出现。认知失调会推动人们改变其行为,和/或调整他们的价值观与偏好,以恢复“心理平衡”。

  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认知与决策制定中心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实验,希望能够了解当一个人经历认知失调时,他的大脑里会发生何种情况。

  “想象一下你正在两个相似的汽车品牌中进行选择,你做出了决定,选择了其中的一个品牌。但是由于你放弃了一个有吸引力的品牌,这时你会经历一种认知失调。我们的研究成果显示,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会开始重估被放弃的汽车品牌。为了保持精神上的平衡,人们会开始认为没被选择的汽车品牌根本就不好。”为了解释实验的基础,认知与决策制定中心负责人瓦西里?克卢恰廖夫(Vasily Klucharev)这样说。

  在这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创设出了一种具有强烈认知失调特征的情景。受试者被要求评估约400种食品。研究人员会根据他们的反馈情况选择出一对产品,然后要求受试者在这一对产品中再次进行选择,但只能选择一种,在测试结束的时候受试者将能够获得他们最终选择的产品。 当受试者只喜欢这两种产品中的一种的时候,他们在选择方面不会有任何问题。然而当对受试者而言这两种产品具有相近的吸引力时,他们往往难以作出抉择。在这种情况下,受试者就会经历认知失调。

  这项研究成果也展示出,休息状态下大脑活动的个体差异能够预示认知失调的影响。当人们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决定的时候。在作出决定之前很长时间,就可以监测到脑部的前额叶皮质(frontal cortex)处于“临界状态”,即出现一种神经元进行自组织的迹象。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处理相当大的一部分复杂事务的过程,在面对包括森林火灾、地震、金融市场、感情等复杂问题是,大脑神经元都表现出了自组织迹象或者临界状态。而此次,有关研究人员发现在休息状态的前额叶皮质自身组织的个体指标与随后的认知失调的神经和行为效应之间存在联系。部分人的前额叶皮质自组织能力较强,而认知失调对他们的行为的影响也会更大。

  这项研究也表明,与高水平的认知失调相关的决定会快速地引发前额生电信号,在人们做出困难的决定之后的60毫秒内就会发生。这种短暂的活动似乎与认知失调的行为学结果和静息状态的大脑活动有关。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认知失调在大脑的静息状态和决策活动相关活动状态下,均会在监控内部冲突和错误的前额叶皮质有所反映。(姚晓丹/编译)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