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网络文艺的发展前景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

2017-07-07 14: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壮大,中国网络文艺形成了井喷式的发展,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热门新鲜的网络文艺形式精彩纷呈。当今的网络文艺,不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当代文化建设,关系到网络话语权和新媒体阵地的发展,关系到大众文化消费、公民阅读和青少年成长,也关系到一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建构、文化软实力的打造和国家形象的传播。“无论我们怎么样判断和分析时下一些时代文艺发展的潮流,文化发展的视听化、网络化、数据化、数字化都是大势所趋。无论我们欢迎它还是抵抗它,都不能改变这样一种趋势。对网络文艺进行深入地探讨和交流迫在眉睫。”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庞井君说。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6月9日至10日,在杭州举行的第三届“西湖论坛”以“网络文艺的中国形象”为主题,来自全国的青年文艺评论家围绕网络文艺在时代语境与现实状态中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展开了深入研讨。本届论坛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浙江省文联主办,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基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

  网络文学加快了我们走向世界的步伐

  “网络文艺的发展前景,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在本次论坛学术主持、北京大学教授陆绍阳看来,网络文艺的重要性、社会价值,首先是加快了我们走向世界的步伐。与传统文艺样式不同,如今来自于网络文艺的作品,特别是网络科幻小说,率先走向世界,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众多的粉丝和读者关注,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北京大学副教授邵燕君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最开始是自发的,就是一帮老外粉丝建立了英文网站,通过粉丝渠道传播。这个是在2015年初的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反观这些年,为了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我们花了不少力气,其实通过网络文化粉丝渠道传播文化也很重要。

  邵燕君表示,网络文学在海外产生的影响,极大地提振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自认的机会:中国网络文学的特性是什么?“过去,很多人把网络文学定义为通俗文学,或者通俗文学的网络版。但是我认为网络文学不能用通俗文学方式定义,必须理解为一个新媒介文学,它最重要的就是网络性。”邵燕君说,“特别是当今天网络游戏已经内在化的影响网络文学以后,网络文学的媒介特征越来越明显。网络文学是网络时代的文学,它是网络人的文学。”谈及网络文学“走出去”的最大特点,邵燕君认为,网络文学一视同仁地打通了接受者的通道,满足的是受众的刚需。“他们来看你,并不是看一个中国餐馆,吃一次特色菜,而是百万以上的人这么长时间持续地看,数量不断地增长,就是因为它是刚需、因为它好看,满足了受众的日常生活需要。”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