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杰)7月15日,张振犁教授《中原神话通鉴》(四卷本)新书发布会暨“挑战与机遇:新时期中原神话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中原神话通鉴》的价值和意义、新时期中原神话研究等议题展开讨论。
《中原神话通鉴》是张振犁教授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带领河南大学“中原神话调查组”田野作业的成果,其中既包括当时中原地区流传的中国古典神话异文,也汇集了的民俗、文献等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据介绍,《中原神话通鉴》(全四册)计174万字,393幅图片,800多篇民间神话故事。书中内容以一故事一评论的独特形式,对一个个神话人物做了全面系统的展示,基本囊括了中原地区的大部分神话人物,集中展现了数千年来中原神话的丰富性。
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李伟昉主持开幕式,河南大学副校长张宝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程健君、河南大学出版社社长张云鹏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在会议研讨发言阶段,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高丙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吕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色音、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田兆元、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建宪、山东大学教授刘宗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晓东、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有鹏等学者分别发言,围绕《中原神话通鉴》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新时期中原神话研究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本次会议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大学出版社、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俗学会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