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爱国进步报人、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新闻史研究开创者戈公振先生86年前被侵华日军所毁书稿《世界报业考察记》,即将由商务印书馆以手稿影印和整理稿两种方式重新印行出版。据悉,这部当年在日军轰炸时毁于涵芬楼的书稿,日前在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中被发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旦评价戈公振是个不易归类的人物,按今日时髦的说法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跨界者,在“报”和“学”领域均有不小的成就。出国时,他已具有15年一线工作的经历,从校对、助理编辑、编辑直至总编辑,在新闻圈颇有影响;他在刊物上发表诸多文字,编译《新闻学撮要》《新闻学》,其1921年出版的《中国报学史》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论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学术专著,至今仍是广大新闻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案头书。
1927年到1928年,戈公振自费出国考察,行程数万公里,途经欧、亚、北美各洲。通过考察,他搜集了大量新闻史资料,实地感受到了世界新闻发展的潮流并对中外报业进行了深入思考。回国后,戈公振据所见所闻所想所得写了 《世界报业考察记》一书,拟由当时在上海的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令人扼腕的是,就在他定稿准备付印之时,涵芬楼一夕之间毁于日本侵略者的轰炸之下,《世界报业考察记》也在战火中散失,这段重要的学术活动遂成为尘封往事,至今是我国新闻史上的一桩憾事。然而就在近日,上海图书馆的研究人员在整理馆藏手稿过程中竟意外地发现了该书手稿,经戈氏后人同意,交给商务印书馆再次出版,这部尘封86年的学术成果即将在8月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