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讯(记者毛莉)“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留学回国人员的规模稳步扩大,留学回国与出国人数的逆差逐渐缩小。2016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增幅为58.48%,逾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8月12日,在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全球化智库承办的第12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暨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上,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刘利民表示。
论坛期间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方便与家人团聚(63.2%)和看好国内发展潜力(56.6%)是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两大主因。容易获得亲戚或朋友等社会网络的支持,国内创业环境好,持有专利技术、相关领域国内市场前景好也是较为重要的原因。从海归初始创业时间上分析,选择在2015年至今创业的比例最高,达到76.4%。这与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出台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密切相关。
人才的回归离不开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的支持。近年来,以“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为核心内容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在国家层面逐步构建起了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为国服务的政策体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璟表示,当前已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潮,我国也由此进入了海外人才快速积聚期和加速回流期。“中国日益成为各国各类人才积聚碰撞、挥洒才智和追逐梦想的磁场、高地和乐园,成为人才成就事业、实现理想的热土和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