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最新研究:了解他人的“主观现实”有益处

作者:王悠然 2017-09-04 16: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一项新研究提出,将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他/她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其他人对他/她的看法进行比较,有助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改善团队合作。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即将刊发美国圣母大学商学院研究助理教授布兰特尼·所罗门(Brittany Solomon)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心理学系副教授斯敏·瓦兹尔(Simine Vazire)合著的论文《对身份认同与名声的了解:人们是否知道他人的看法?》(Knowledge of identity and reputation: Do people have knowledge of others’ perceptions?)。为考察人们在评判一个人时能否跳出自己对此人的看法,两位学者请数百名研究参与者从不同角度提出对自己个性的看法,并请参与者的朋友和熟人也给出他们对参与者的看法。结果显示,无论我们对一个人的个人评价如何,我们对于这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其他人大多如何看待这个人也是了解的。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对改善团体动态(group dynamics)大有助益。理解他人的“主观现实”(subjective reality)可以增进合作、沟通甚至影响自己的观点,推动大家展开讨论或重新评估自己的观点。在人与人互动的过程中,无论何时,了解他人的自我评价都是重要的,这会让他人感到被理解,并为有效激励提供基础。例如,在谈判中,对对手的身份认同了解更多的人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提高胜算。当一名经理或主管希望激励一名下属努力工作时,可以向他/她分配能真正突出其优势,或助其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建立起自信的任务;这样做能肯定这名下属的特点、增强他/她的自信心、激发他/她的潜能。“重点不在于判断谁对谁的看法是正确或错误的,而在于承认多种看法是同时存在且可能有差异的。人的自我评价显然都是偏颇的,重要的是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现实’,”所罗门说。

  中国社会科学报驻华盛顿记者 王悠然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