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泰晤士高等教育》最新公布的2018世界大学排名显示,英国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位列前两位,这是14年来首次出现两所英国院校在该排名中居首。同时,亚洲高等院校排名大幅提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三所亚洲高等院校居于前30位,这在该排名中同样是首次出现。中国有7所院校进入前200名,院校数量居亚洲之首。相比之下,美国进入前200名的多所高等院校遭遇研究人员人均收入下降的窘境,且多所院校排名下滑。不论美国、澳大利亚还是欧洲各国,都面临着亚洲的有力竞争。
“脱欧”影响尚未完全显现
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牛津大学再次蝉联第一。牛津大学校长露易丝·理查森(Louise Richardson)表示,牛津大学连续两年排名第一,这对牛津人乃至英国人而言是值得自豪的。英国决定脱离欧盟后,很多英国专家担心,“脱欧”可能会造成人才流失、科研资金减少,对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挑战,进而影响英国高校的全球排名。理查森的言语中也透露出了这种意味。
目前英国院校招募来自欧盟的教职员工非常容易,因为几乎没有移民程序问题,而招募中国、日本等其他国家的教职人员,就涉及签证及相关费用的问题。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科研收入均有所上升,剑桥大学科研收入及研究质量的提高是其今年排名跃居第二的重要原因。剑桥大学捐款获得的研究经费约25%来自欧盟,牛津则约为20%。剑桥大学欧盟法教授凯瑟琳·巴纳德(Catherine Barnard)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排名只是对当前情况的反映,“脱欧”对英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脱欧”程序启动后,必须尊重欧盟内人员自由流动的权利,而目前英国政府想要减少迁入英国移民的数量,这就使情况变得复杂。研究经费减少也会是一个严重问题。不过也要看到,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是全球性高等院校,其教职员工、学生不仅来自欧盟,还来自世界其他地区。
被问及有何成功经验与亚洲同行分享时,巴纳德说,剑桥大学非常重视科学与技能的结合,并给予学者选择研究方向的充分空间。剑桥大学设立了多项奖学金,以吸引全球最优秀学子,并鼓励进行国际合作,这些举措带来了有益影响和积极结果。
亚洲高校排名显著提升
报告称,亚洲高等院校排名得到显著提升,其中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排名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学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巴纳德表示,亚洲高等院校世界排名上升是必然的,这也是一件好事。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的高等院校出现了很多才华横溢的高水平人才,其高等院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将会持续提升。中英两国高等院校之间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合作,这将会为双方带来更多机遇与益处。
报告还显示,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成员大多保持了去年的位次,其中部分院校排名略有波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校长安东尼·马斯凯特里(Anton Muscatelli)认为,评估罗素大学集团的表现时,要看到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高等教育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高于英国。尽管目前罗素大学集团很多成员居于全球前200名,但英国不能将成功视为理所当然,并故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