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胡子轩/摄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人民军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所建立的历史功勋,他强调,“人民军队的历史经验,是艰辛探索得来的,永远需要我们弘扬。”战争(军事)题材电影作为弘扬主旋律、铭刻历史的重要媒介,尤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9月29日,由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和教育部戏剧影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和《电影评介》杂志社协办的“纪念建军90周年——中国战争(军事)电影的现状与发展暨《战狼2》创作分析研讨会”在京召开。
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专家导演等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军事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和时代现状,并结合现象级电影《战狼2》的创作进行分析总结,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会议由北京电影学院科研信息化处刘军处长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张燕教授分别主持。与会专家分别从全球化语境的英雄叙事与国家形象建构、军事题材电影创作与影像语言拓展、军事题材影片的伦理与美学特质、新主流电影的意识形态分析和军事电影的人物形象塑造等多个维度,结合中国军事战争电影创作的得失,与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比较,并兼及对《战狼 2》的创作进行研究和总结。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教授认为,军事电影在当代中国电影创作中,包括体现国家意识形态和塑造文化格局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电影史上曾涌现出一批制作精良、脍炙人口的军事题材电影,这充分表明中国电影人在军事题材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我们要研究中国电影学派,就应总结梳理中国电影(包括军事电影)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主旋律电影类型化发展方面进一步积极探索,在电影制作技术和品质呈现方面不断努力,打造出能代表国家形象和中国主流文化的电影品牌,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走向国际舞台,树立中国电影学派的丰碑。
教育部戏剧影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教授在发言中强调,建军90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检视军事(战争)电影的良好机遇,中国电影取得过一些出色的成就,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了不少代表作品,但是中国军事(战争)电影与同类优秀的世界电影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近年来上映的《湄公河行动》和《战狼2》等作品打开了国产电影新的创作路径,在个人英雄主义、国家精神和主流核心价值观以及表现人物情感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战狼2》的票房口碑双丰收值得我们深入总结。
与会专家认为,军事(战争)题材电影是全球电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研究探讨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是学界的担当与责任。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和对创作者的殷切期望为未来我国军事(战争)电影创作新格局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