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海峡两岸学者探讨地方学发展

作者:项江涛 2017-10-23 12: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10月21—22日,“海峡两岸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学者围绕地方学的概念、方法、研究范式以及两岸文化联系与交流展开讨论。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张宝秀表示,现代地方学是研究地方的综合性学科,把某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区域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将其作为人文、自然要素共同构成的地域综合体进行综合性研究。要传承好地方的历史文脉,需要地方学学科系统研究地方综合体的发展规律,科学分析地方形成机制,深入挖掘地方文化本质和内涵,在空间上有效表现地方传统文化,取得对地方文化繁荣、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具有引导支撑作用的认识和研究成果。地方学研究要对地方未来作出判断,为地方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台湾清华大学中国语文系教授陈惠龄提出,现代世界是一个全新的互动系统,随着人群物流的变迁与移动,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世界观,根植于乡土的区域多样性文化发展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她认为,地方区域形态是由自然与文化结合而成的,地方的重要性,主要是它带给人们的“亲切经验”,并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有关地方的基本概念,意指“一个有意义的区位”,是人类创造的有意义的空间,是人群以某种方式依附其中的空间。地方学研究以学术介入地方生产,使之成为有关地方空间的知识与信息,加强区域文化与学术研究,进而深化人们对本土区域空间的认识、理解与认同,实现记录和传播地方历史文化的目标与使命。

  此次会议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北京学研究基地、京台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共同主办。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