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长江中游区域市场发展规划2017-2020》座谈会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举行

作者:明海英 李美虹 2017-11-03 12: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经济学与经济管理类,政治学与社会学类

分享:

收藏:

  《长江中游区域市场发展规划2017-2020》座谈会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举行

  11月1日,《长江中游区域市场发展规划2017-2020》座谈会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商务部市场司,江西、湖北、湖南省商务厅,以及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相关领导和学者与会,围绕规划的落实和实施展开深入研讨。

  长江中游区域市场一体化重要纲领性文件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负责人表示,《规划》是商务部首次印发的一部跨区域流通发展规划,是促进长江中游区域市场一体化的重要纲领性文件。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长江中游区域市场发展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亚平致辞中表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并称为我国新的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国务院要求“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长江中游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长江中游区域市场发展规划》的出台,必将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为转换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机制、促进长江中游经济发展上新台阶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作为课题组专家对规划进行解读、并介绍下一步推进的思路。

  以流通为抓手 促进跨区域流通发展

  《规划》提出三大定位:其一,充分利用长江中游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带来的发展契机,深化流通领域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流通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成为国内市场改革创新先行区;其二,依托三省交通区位优势,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战略机遇,按照《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等要求,将长江中游区域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商贸物流枢纽。其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促进流通主体公平竞争,促进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自由高效流动,打造流通开放合作示范区。

  《规划》提出,到2020年,主要实现以下具体目标:城乡消费规模明显扩大;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流通成本进一步下降,效率明显提高。实体商业加速转型,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服务消费、绿色消费占比扩大,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流通企业创新创业能力显著增强,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整合供应链水平明显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走出去步伐加快;营商环境明显改善。法律法规和信用体系更加完善,综合执法效能提高,以诚信兴商为主的商业文化逐步彰显,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市场管理更加完善,市场环境更加优化,城乡居民消费更安全、更方便、更实惠。

  《规划》将重点打造3大类9项重点工程,也即:物流体系建设工程,包括物流通道工程、物流园区工程、物流标准化工程;市场体系建设工程,包括商品交易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商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工程、跨区域农产品产销体系建设工程;智慧流通工程,包括电商示范工程、智慧商圈工程、智慧物流工程。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