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
11月18-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发展智库,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协同调研中心联合主办的2017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瑞典、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肯尼亚、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加纳、津巴布韦、坦桑尼亚、阿富汗、也门、乌干达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国内22个省44所高校十个研究院、三个第三方机构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还有部分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来自农村基层教育一线的研究和工作人员围绕“教育促进农村转型”会议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发展智库秘书长李春玲研究员介绍,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日益重视,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中国教育发展智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刚刚成立的一个教育政策问题的研究机构,希望能与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加强联系,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农村教育研究的深化。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马晓燕教授表示,东北师范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学科的发展,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学校就走出了一条享誉基础教育界的长白山之路。建校70余年来学校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近年来学校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等学科领域的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特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实践和服务国家重大教育决策等方面作出了应有贡献。学校也正在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而努力。这次大会的主办单位之一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中国智库索引首批来源智库,是国家农村教育决策的重要智囊机构,是中国农村教育的人才库、思想库和信息库。一直以来坚持以研究农村教育、服务农村教育、促进农村转型为宗旨,尤其是注重大规模的实政调研,十多年来调研的足迹遍布全国的东西南北,祖国的东西南北,大量的系统化的科学研究成果为国家教育部和省市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并且直接参与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若干国家重大教育政策的制定,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的认同。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项目专家秦行音博士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研究与培训中心长期致力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的教育与发展,成立以来围绕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确定的优先领域、人群和地区开展活动,以实现全民教育,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全民教育为目标广泛地开展了各个领域、多层次的研究、培训还有交流活动,主要是服务于发展中国家,它是我们国家南南合作的成功范例。在国际上,特别是亚太地区和非洲应该说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育学院国际教育研究所T.Husen博士、Vinayagum Chinapah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Greg William Misiaszek博士等参加会议。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邬志辉主持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