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2017年“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暨南大学召开

作者:杨美虹 闫涵 2017-11-25 16: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暨南大学2017年“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全国学术研讨会会议现场。

 

参会人员合影。 

        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现实紧密结合,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话语创新,11月25日上午,暨南大学第三届2017年“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开幕。

        本次研讨会由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主题为“理论创新与中国话语”。暨南大学副校长宋献中教授、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丁晋清先后致开幕辞。开幕式由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程京武教授主持。来自暨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等一百余人参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郝清杰研究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项久雨教授分别作主旨演讲。郝清杰研究员围绕“马克思主义如何走进当代中国”,主要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他在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批判精神与建设原则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既是革命武器又是建设的指导思想,既可以宏观指导也可以身体力行,要根据当代世界趋势和中国现实国情,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项久雨教授发言的主题是“讲中国话说中国好”。他指出,当代中国价值的表达和传播,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要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价值,即用中国道路、中国实践,用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发展传递和传播中国价值观。他的讲话内容主要包括中国价值的话语方位、话语选择、话语建构,中国话语的价值建构和评判标准等五个方面。

        本次会议围绕“十九大报告研究”、“中国话语研究”、“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研究”、“理论创新研究”等四个主题,收到会议论文70余篇。下午,研讨会围绕这些内容进行两场嘉宾专题演讲,分别由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柏元海教授和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魏传光副教授主持。第一场发言的专家有:《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黄华德副编审、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黎明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袁芳副教授、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操奇教授、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静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文婷博士。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树文教授将做点评发言;第二场发言的专家有: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蜺教授、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付龙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刘晨晔教授、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良坚副教授、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漫博士。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光峰教授进行点评发言。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是暨南大学举办的品牌性学术会议,主要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建设、交流和研究成果的丰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首届研讨会于2013年举办,主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凝聚力”;第二届研讨会于2015年举办,主题是“文化认同与理论自信”。研讨会的举办取得丰硕的成果,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产生很大的反响。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