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病逝,享年90岁

2017-12-14 14:56

来源:壹学者综合整理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据台湾东森新闻、台湾中时电子报等媒体报道,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先生今日辞世,享年90岁。

  余光中先生(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个世纪,是驰誉海内外的诗人、散文家、批评家、翻译家。作家梁实秋曾称赞其“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他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余光中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自1992年起,常回大陆讲学,曾获颁20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并任北京大学与澳门大学驻校诗人、作家。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余光中先生的一首《乡愁》,曾在全球华人世界引发强烈共鸣。

  《乡愁》

      (余光中写于1971年)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当我死时》

  (余光中写于1966年)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人大复印”精选拓展阅读

◎余光中 | 望海

◎对话余光中 | 中文体质与文化复兴

◎余光中的家教之道

◎论余光中与中国传统文化

◎余光中文学创作之启示

◎论余光中的散文革新主张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