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陈骏教授卸任南大校长,还记得他的12次毕业致辞吗?

作者:侯小南 2018-01-30 18:08

来源:微信公众号“ 侯印国老湿”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今天,吕建院士出任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院士不再担任。

2006年5月,陈骏教授出任南京大学校长。12年来,每一届的南大毕业生都聆听着陈校长的毕业致辞挥别校园青春。在南京大学2017届毕业典礼上,陈校长说,“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因为我已经第12次站在这里为大家送行了,亲眼目睹了一批又一批的南大学子充满激情的离开我们共同的家。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被你们感动,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要反复思量为你们送上什么样的临别赠言。”

12年来,在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陈骏校长都曾说过哪些告别寄语?离开母校的你,还记得当年的临别赠言吗?还记得在浦口,亦或在仙林、在鼓楼度过的南大岁月吗?

2017年6月20日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体育馆

在2017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陈骏校长毕业致辞的主题是“志”。他说,立志做大事,贵在立志,难在做。陈校长举了李瑞清为例。1906年,李瑞清接任两江师范学堂学监,当时的中国刚经历甲午战争的惨败,面临着民族、经济和文化三大危机,李瑞清学监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期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当时中国社会急需的“救世之才”。

在陈校长看来,嚼得菜根寓意深刻,它很好的回答了怎样才能做大事的问题。嚼得菜根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嚼得菜根提倡的是一种智慧,嚼得菜根重视的是一种修养,嚼得菜根强调的是一种品质。时代虽然不同,但是做大事的难度没有变,需要我们继续弘扬“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需要历尽千辛万苦、尝尽“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才能做成大事。

这一年,陈骏校长对毕业生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欲成大事,须吃得了“苦”;二是,欲成大事,须耐得住“酸”;三是,欲成大事,须顶得住“辣”;四是,欲成大事,须经得住“甜”。

2016年6月20日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体育馆

在2016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陈骏校长毕业致辞的主题是“和”。陈校长说,回望南京大学114年的峥嵘岁月,几经风雨,几多磨难,但是,凭借着众人的同心同德、和衷共济,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闯过激流,涉过险滩,劈波斩浪,勇往直前。这其中“和”的精神内核始终熠熠生辉。

在陈校长看来,在浩浩汤汤的中华文化中,“和”的观念扎根于最深层次的文化土壤中,承载着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渐发展成为绵延千年、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它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更寄托着千百年来我们对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对于祖国新一代建设者的毕业生们而言,“和”不仅是国泰民安、河清海晏的和平愿景,更是代代相承的人文精神、是需要用一生去习得的生存智慧。

怎样真正达到和的境界呢?陈校长认为,要重视家和、人和和心合。他提醒毕业生,要和而不争,学会包容;要和而不俗,勇于进取;要和而不同,矢志创新。“很多时候,人们因发展自己而成全别人,又因别人的成就而提升自己。如果狭隘地看待一己的成功,孤立地经营自身的利益,常常会迷失自己,也会失去被你造就同时也造就你的人。立人达人,讲的就是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道理,就是要达到双方的成功、共同的繁荣。”

2015年6月23日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体育馆

在201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陈骏校长毕业致辞的主题是“忠”。陈骏校长说,从南大同学身上,他看到了人性中一个光辉的品质叫“忠诚”,南大学子就是南京大学的忠诚战士。其实,“忠诚”一直是中华民族最为核心的道德准则之一。

在陈校长看来,千百年过去了,忠诚文化所蕴含的敬职、忠信、利他、廉正、爱国等思想仍然具有积极鲜明的时代价值,仍然值得我们去提倡和弘扬。尤其是在当下,与“忠诚”相悖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诚信危机、道德失范等问题在不断蔓延;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依然在滋长;欺瞒诈骗、玩忽职守、侵害公共利益等行为时有发生。忠诚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实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一味良药。因此,大家需要重新认知和解读“忠诚”,找寻忠诚文化的本源价值,重塑忠诚精神的现代意义。

陈校长说,“忠诚”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杆标尺,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一把钥匙,是我们人生道路的一座灯塔。回首南京大学113年的发展历史,“忠诚”的精神品质其实一直植根于南京大学的文化基因和道德传统中,支撑着一代代南大人“以诚待人,以朴处世,以雄立身,以伟明志”。从“五二〇”爱国运动中的奋起抗争,到西南服务团志愿去西南边陲贡献青春,再到胡福明老师发出真理标准讨论的第一声呐喊,以及同学们在学校的学习、追求、探索和奋斗,让我们看到了南京大学的忠诚战士代代相传。

这一年,陈骏校长对毕业生提出以下期望:一要忠于自我和内心,修身立世。二要忠于真情和家庭,真诚互信。三要忠于国家和民族,恪尽职守。希望同学们把“忠诚”作为母校赠予你们的最后一份礼物装入行囊,勇敢地踏上漫漫征途吧!祝愿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做一名忠诚战士,实现心中的梦想!

2014年6月21日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体育馆

在201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陈骏校长毕业致辞的主题是“孝”。陈骏校长认为,伴随当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剧烈转型,传统的道德体系尤其是孝道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因此,重塑、弘扬新时期孝道已是刻不容缓。首先,这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历史需要;其次,这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需要。

这一年,对于毕业生,他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坚守孝心,自立自强”;二是要“践行孝义,敬养父母”;三是要“弘扬孝道,引领正气”。

2013年6月21日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体育馆

在201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陈骏校长毕业致辞的主题是“善”。陈校长说,善是古今中外的永恒话题,无数前辈先贤为之弘扬宣传。她是人类文化的精髓,使我们从蒙昧无知走向文明智慧;她是人类独特的标志,使我们从物竞天择中成为万物之灵;她是人类生存的法则,使我们从善待生命、善待自然中获得永生。

陈校长认为,同学们身上集中表现了“善”的光辉。回顾南京大学110多年的办学历史,其实“善”的精神一直植根于南京大学的文化基因和道德传统中,一直流淌在我们每一个南大人的血液中。这种精神就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就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就是“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南大精神!

这一年,对毕业生,陈校长提出三点期望:第一,“立善志,坚定信念”;第二,“兴善业,顶天立地”;第三,“求善德,一生平安”。

过去五年,志、和、忠、孝、善,是陈骏校长毕业典礼中的五个关键字。

2012年6月18日下午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大礼堂

在2012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陈骏校长毕业致辞的主题是“使命”。陈校长说,使命不是一种外在的命令,而是发自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责任和担当。许多人在成功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大学阶段树立的使命意识,成了他们一生奋斗的内在动力!今天的大学毕业生只有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矢志不移的为实现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才能完成个人的历史使命,才能如托尔斯泰所说去“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如莎士比亚所说用“使命照亮世界”。

在陈校长看来,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也给母校留下了无尽的回忆。“你们在课堂上的讨论,在图书馆的思考,在运动场上的汗水;你们在农村的调研,在亚运会上的服务,在地铁2号线上的义务劳动;你们为学校争得荣誉后的喜悦,对灾区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在“两岸三地”之间搬迁的烦恼和谅解;你们对学校排名的关注,对宿管员大叔的感激,对校园网的建议,对学校食堂的满意和不满意,以及对校长信箱的爱护,所有这一切都是你们成长的足迹,都让我们永远难忘,都是对南大人一以贯之的使命意识最为鲜活的诠释。这恰恰是南京大学110年所传承的最为宝贵的财富,每一个南大人,不论他成就大小、贫富贵贱都将共有这样的文化基因。”

2011年6月20日下午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大礼堂

在2011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陈骏校长毕业致辞的主题是“变与不变”。陈骏校长总结了南大那些年的发展和毕业生所处世界的急剧变化,同时也指出了在客观变化中恒定不变的大学精神、自然法则、道德良知和文化传承。他说,南大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在学生身上打下“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南大文化烙印,使之成为能够在各种千变万化的挑战面前始终保持一种宁静致远健康心态的文化人,当狂风巨浪突然袭来之时,不会随波逐流而是能够稳稳地坚守住一个文化人的底气、底蕴、道德底线。他勉励毕业生,在从南大学生到南大校友的身份转换后,自觉地担当起南大形象的代言人,共同创建21世纪南大新文化。

2010年6月20日上午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大礼堂

在2010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陈骏校长在毕业致辞中特别告诫,毕业后同学们将面临理想追求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事业拓展和机遇不均之间的矛盾,他希望南大毕业的学子们继续弘扬和践行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博爱”的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并做南大文化的使者,把文化传播到远方。他说:“母校在向你们表示祝福的同时,也牵挂着你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常回家看看”。

2009年6月18日下午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大礼堂

在2009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陈骏校长在致辞中特别寄语,即将毕业的学子们,要坚持终身学习,要胸怀远大抱负,要拥有发展智慧。他说:“无论你们走到哪里,南京大学将永远陪伴你们,将永远成为你们的‘贴身名片’和‘心灵家园’,将永远关注你们迈出的每一个脚步,并为你们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而倍感欣慰”;“期待着大家常回家看看,南大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以你们为荣。”

2008年6月19日上午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大礼堂

在2008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陈骏校长在致辞中说,他希望广大毕业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一要永远心怀大爱,经受住人生中各种各样的大考验;二要永远胸怀大志,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施展大抱负、实现大作为。陈骏校长动情地说,母校永远是所有南大人的精神家园,今后,母校的目光还将始终追随、关注和牵挂着毕业的学子们,为他们的每一段人生加油喝彩,为他们的点滴成就骄傲自豪。

2007年6月17日下午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大礼堂

在2007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陈骏校长寄语毕业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体应届毕业生要把从母校毕业作为人生中一个新追求的开始,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秉承百年南大的光荣传统,志存高远,不断学习,开拓创新,把在母校所学、所思运用到工作和实践中去;要使自己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成为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成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成为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要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为母校增光添彩。陈骏校长动情地说,今后,母校永远是大家最温暖的精神家园。希望大家经常回来看看,保持沟通和联系,关心和支持母校的事业发展,共同为把南京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2006年6月20日下午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大礼堂

在2006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陈骏校长致辞:“在今天的典礼上见证你们的成功、分享你们的喜悦、祝福你们的未来。”“广大学子是大学里最新鲜的血液,你们给南大带来了光荣和梦想。”他勉励同学们在未来广大天地里,在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释放能量,承担责任,永保南大作风,力成社会精英!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