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北大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女子自立,方能更强

作者:孙祁祥 2018-03-08 12:54

来源:央视开讲啦、湖南日报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我很紧张,虽然我当了一辈子老师,但是年龄大了以后,会有一种舞台恐惧,不过今天见到同学们我还是挺开心的。我叫孙祁祥,非常荣幸来到现场,跟我们现场的同学们,我看了男女同学都有,来共同谈论女性这样一个话题。我们有些女性好像说:“一旦走入社会,一旦长大成人,一旦怎么的我就无所谓了,我的一生就应该是家庭,是丈夫,是孩子的了。”你应当是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一个个体,你不要去依附别人。我坦率地说,我真的对社会上有一些说法,比如说“嫁得好还是干得好”啊,诸如这种讨论,还有什么“男孩子家庭就应该给女孩子去买房买车”呀,“你没有这些房车你凭什么来娶我们的女儿”啊,诸如此类的这种议论,我真的不以为然。女性应当是独立的,你跟你的丈夫,跟你的男友共同去创造这些东西,这才是最幸福的事情。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我的父亲是在1938年,十二岁那年当的兵,我母亲也是当兵出身,在十六岁那年当的兵。我特别想当兵,不仅因为在文革期间,人们都崇尚军绿色,都想当兵,而且我父母就是当兵出身。十二岁那年,部队来招小兵,所以我特别特别高兴地报了名。报完名以后,在所有的应征的小女孩中,我的条件算是很不错的,但是通知下来以后,我没有录上。他有个理由说我有鼻炎,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有鼻炎,我妈妈、爸爸也都不知道我有鼻炎,后来我就哭着闹着跟我爸爸说:“不行!爸,你得给我去说情!”我爸爸也拗不过我吧,因为那会儿小呗,就去找了他的老战友。他们见面以后,老战友和盘托出实情,说找了一个理由,实际上真正的理由是你女儿的政审没有通过,因为你本人是走资派,你还是地主出身,你女儿怎么可能去呢。我父亲是真的非常非常生气,一辈子他是不争荣誉、不争待遇的一个老军人,但是那天,他真的在组织部门发了火。他说我抗战时期,参军的时候十二岁,组织上没有嫌我是地主出身,她妈妈解放战争时期参军,组织上没有嫌她妈妈是地主出身。但是在和平年代,她没有办法去当兵,这是个什么理儿。爸爸回来以后,给我说了一段应当说对我一生都影响重大的一段话,说我和你妈妈都是从小自己闯出来的,所以你也不要靠父母,靠你自己在这个社会上,靠你的能力和实力立足。我必须说十二岁那一年,爸爸对我说的这段话是给我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我这个岁数了,我也不想什么功成名就,但是我从小到大有一点,我非常勤奋,所以在没得到机会的时候,不要总说是别人的不是,你要自己优秀的话,我觉得这个社会实际上为我们创造了很多的机会,所以不要总说因为我是女性,所以我没有得到这个机会。可能我们在社会上有这样的情况,但是最好我们在座的年轻人,包括电视机前的年轻人,我们的女性朋友,问自己,“我足够优秀吗?我足够努力吗?”

跟大家分享一件往事,是让我特别难以忘怀的一件往事。大概在三、四年前吧,北大跟美国韦尔斯利大学联合搞了一个论坛,叫女性领导力论坛。韦尔斯利大学大家都知道,美国的著名女校,出过像宋美龄啊,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啊。当时北大的国合部给我打电话,说孙老师我们希望邀请您来做当天开幕式的主持人,我说好。过了几天,国合部老师又给我打电话说:“孙老师,这有个事麻烦你,美方的联络人,她要求要见你一面。我们都跟她说了,说孙老师已经答应了,而且她知道论坛这个情况了,你不用来了其实。但是美方负责人很坚持,说我还是要见一下孙老师。”我听出我们这个国合部老师的意思,潜台词就是说我们知道你很忙,就这点小事儿您都知道了,你又不是没主持过这样的大型的节目之类的,您很有经验,没问题的,他是这个意思。其实我也是很认真的人,我说没问题,你请她来吧。

第二天到了我的办公室,我一看那个年龄,我看起来她像六、七十岁的女性。非常匆忙地进到我的办公室以后,我们稍微说了两句,坐下来,她从大包里面拿出了一大堆材料,她说我希望这那这那的,说了很多,我说好好好。我们沟通了一下,两天以后论坛如期召开。我到了现场,我首先见到了岳素兰老师。岳老师就跟我说,今天杨雪兰女士来了。我说哪个是杨雪兰女士?她说ShirleyYoung,就是那个。我一看,就是那天来我办公室那个,她都没有自我介绍好像,我可能都没有注意。她说你知道她多大岁数了吗?我说不得六、七十岁了吗?她说快八十岁了,我说快八十岁了呀!交流完了以后,她说我那天从你那儿出去以后,我就等另外一位校长,她要致词,我要跟她沟通致词的一些细节。

我真的,同学们,我特别特别感动,一个近八十岁的人为这个事情奔波,去沟通这个细节,我后来才知道。我说无怪乎杨雪兰女士能这么成功,她是华人第一个女性副总裁在通用,我当时感动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事情,她能够这么执着地去做,这么坚持地去做,这么投入地去做。所以在那一年的毕业典礼上,我以“你的态度”而不是天资“将决定你的高度”为题,以杨雪兰女士的故事为蓝本,以胡适先生写过的差不多先生为反面教材,所以我以这个为题,我向当年的毕业生,我做的毕业致词。所以为什么很多的事情我们能成功,很多事情我们做不成功?不是中国人不聪明,而是我们缺乏这样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这样一种态度。我希望我的学生,我说你们不做则已,要做就努力做到最好!谢谢!

应当说女性的价值,女性的话题,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其实“女性的价值”这个题目本身就隐含着女性是弱者的意味,我们为什么没有见有“男性的价值”这样的话题?有吗?我不知道。正像妇女在千百年来要争取自己的权利,所以我们有了“三八”国际妇女节,而没有“四九男子节”一样。我们来看这个社会,从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从中国古代女人缠足到非洲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妇女割礼的这样的陋习,所以我们从千百年来,这个社会对妇女的摧残中,我们看到了妇女解放运动这样的一种伟大的意义。还有我们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间,哈姆雷特的那句话“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到主席对“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这样一种称颂。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间,这个历史变迁中女性的伟大的力量。男女平等现在讲得很多,这个意义到底是什么?我自己理解男女平等,首先它应当是说,任何事情不能因为性别,特别对女性来说,因为她的性别而否定她获得跟男性同样的权利。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我们要承认,男女在生理上是不一样的,在体力上是不一样的,要承认这种差异,生物学上男女之间的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我曾经看过网上传过的一个视频,说男女的大脑的结构不一样,所以它的功能就不太一样。那不一样以后会导致男女在语言、情绪、行为上的许多的差异。比如说女性的话比较感性,对吧?细腻,方位感非常差,这个绝对是我的弱项。所以这是我当时看了这个东西以后,我去理解或者看我们周围的这样的一些现象,我觉得还是蛮有意思的。我也记得在二十多年前,当时我刚博士留校,北大的学生会女生部搞了一个讲座,叫作“女大学生的角色定位”,在那次会上,我还记得一个细节。我当时跟女生说了这么一段话,我说女性跟男性相比,我自己感觉,因为我作为女性,会相对来说不那么自信,所以在那次会上,我说,对你说,你能行。

我说,比如说骑自行车,男生在骑自行车的时候,他看到前面有障碍,有个什么东西,他一般不会下来,他会觉得我就能过去,或者说他把脚这么一叉,等一等就过去了。女生不是,女生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只要看到前面有障碍,有什么东西的时候,她特别紧张,骑着骑着就赶快下来,下来等着,我觉得这是我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所以女生总体来说,骑自行车的技术不如男生。讲完这个以后,过了几天,有一个法律系的,小撒不在这儿,是他的应该算老师辈的。她说孙祁祥啊,就那天听你的讲座,你说,对我说,要你能行,所以我就践行你这个话。那天我骑自行车从燕南园下来,一个坡下来,我通常会下车的,但是那天我就没下车,我说今天下坡我不下车,我要对自己说我能行,正下着这个坡的时候,这边正好有辆车过来,她说我吓坏了,一下子连人带车就摔下去了。她就跟我说,我当时就因为听了你的话,没下来,我要下来也就没事儿了。我说你没听到我第二句话吗?对你说你能行,第二句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你还得有自己的本事才行啊,你还得练好自己的本事才行啊。

说到男女之间有这种差异以后,那你就要看,我们在承认、理解、尊重这种差异的同时,我们来看咱们中国妇女在最近的这几十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克服自身的这样一种弱势的前提下,其实你看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特别经济的转型以后,许多的领域,许多的工种,它对体力的要求大大地降低了。

我看到全国妇联有一个数据,说到现在我们的创业领域里,女企业家占到四分之一,而在互联网这个创业领域里面,女性占到了百分之五十五,而且她们做得非常地成功。胡润有一个女富豪的排行榜,在2016年它统计,全球十亿美金以上的女富豪中,中国大陆的女性你们认为会占到多少?一半以上,你还真不错,占到了百分之六十!它又统计了前五十名最成功的女企业家中,中国大陆占到了百分之五十六,这个数据真的是蛮振奋人心的。这是讲到的企业界,从我的个人经历来看,我在知识界,学术界我也有一个对比。

我在1998年的时候受邀请去做一个学术访问。当时他们说,孙老师,您来能不能给我同时再邀请两位其它专业的来,我说行。其它国家那边出席的大概有十几个学校的二十多名教授,清一色的欧美名校毕业的这些教授,你们觉得能有多少女性?一半以上是吧?没有一个女教授。他们说大陆一共来了三位教授,这个女的好像还是个头儿。他说中国大陆的女性真的是地位高,然后问我说你这是不是特例,我说绝对不是特例。

可能在座的会想,那是九十年代末,现在过去了这么多年,是不是有改变?有改变,有改变是中国的知识界,女性的地位和人数规模是更多了。就经济学院来说,我上大学的时候,我是七九级的,我们班的女生只有六个,五十人中间只有六个人,但是我们这些年,我们女生一直是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很多年份是超过百分之五十,所以我们知识界,学术界的女性的地位是绝对在提高的。而韩国、日本这样的一些发达邻国,她们的地位没有什么改变。我这两年去,我看到的还基本上是这种情况,鲜见有很多的高知在这个职位上,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非常庆幸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度里面,妇女的地位、权利在逐渐地提高。当然我们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我们需要去解决,需要去面对,当然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努力。

其实我特别反感“女强人”这样一种标签,好像女人如果干自己的事业,你不把自己的形象搞得特别生猛,特别彪悍,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我是做什么职业,我是职业妇女一样。我觉得应当有这样的一种,至少在我看来这样的一种差别。其实我觉得人啊,穿衣打扮也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也反映出一个人对一个事情、对别人的尊重。

前一段时间,我看过一个故事,里面讲到的是,说一个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段话,叫“Woman without her man is nothing”,大家给这段话打个标点看会怎么样。我们看男生打一下看看,Her后面是吧?(观众:对呀)Woman without her,man is nothing.(没有女人,男人什么也不是)这男生真不错。有没有女生想打的?(观众:我觉得可以把标点放在Man后面)Woman without her man,is nothing.(没有男人,女人什么也不是)好的,真好!你知道吗,我看到那个故事里面讲的跟他们今天现场讲的结论一样,但性别是反着的,因为那个男生在打标点的时候,他是说Womanwithoutherman,isnothing.也就是说女人没有男人,你什么都不是。然后女生站起来说,不,应该是这样打,Woman without her,man is nothing.所以今天我们在现场恰恰是反着的。太棒了,我觉得我们应该给我们自己一个掌声,这是我想得到的结果。

其实这个社会,我觉得没有男人不行,没有女人更不行。我再翻过来说,没有女人不行,没有男人更不行。大家应该知道费孝通先生在1990年的时候,他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对吧。他是讲文化差异,但是我觉得用这个来形容男女差异,其实我们承认这种差异,我们理解这种差异,我们尊重这种差异,这也是真正能够理解男女平等的含义。所以我说在这个社会上,男人和女人只有相互欣赏,相互依靠,相互合作,那么我们才能够共同地进步!共同地成长!谢谢大家!

附:北大经院第一位女院长孙祁祥的成才之路

 军人家的女孩子

孙祁祥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12岁就当了小八路,母亲16岁从军。她是家里3个孩子中的老幺,也是唯一的女孩。从小父母对儿女的家教很严。如午饭后,父亲会命令躺在3个小床上的儿女们:“把头朝向墙壁,不准说话,赶紧睡觉。”

孙祁祥幼时,在马路边采了点蓖麻籽,准备拿去卖钱。父亲看到后说:“这是公家的东西,怎能随便采摘?”不由分说一顿暴打。孙祁祥用刚学的一句文革语言“要文斗不要武斗”对着父亲大喊。父亲愣了,停了手。不过,孙父的确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小时候,她拿着父亲放在家中的单位信纸写字被父亲看到后,父亲会很严厉地说:“这是公家的东西,如果你需要,我给你去买。”

“不要跟别人比,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这是孙妈妈最爱跟儿女说的一句话,对孙祁祥一生影响很大。长大后,她把旁人对她的评价“自律、不斤斤计较、活得很潇洒”归结为从小父母的教导。

孙祁祥12岁那年,部队来岳阳招小兵。她报名应征。但通知下来一看,她因为“鼻炎”未被录取。她哭着找到父亲,要他去说情,因为招兵部队领导是她父亲曾经的战友。老战友把实情和盘托出:“鼻炎只是表面上的理由,真正原因是‘政审’没通过,因为你是走资派、地主出身。”

父亲回家说了一句对女儿一生影响深远的话:“我和你妈妈从小都是靠自己闯出来的。你今后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闯荡立足。”

 ▍知青队的女队长

“文革”期间,孙祁祥高中毕业,成为当时“上山下乡”浪潮中的一朵浪花。1973年,孙祁祥下放到岳阳县中村公社大众大队,被20多名知青推举为知青队长。

4年间,从犁田到耙田,从插秧到割稻,从挑粪到撒粪……孙祁祥干过南方农村所有的农活。“春插”时,每天4、5点就要去扯秧,田里的水冷的刺骨。“双抢”季节,室外温度经常高达摄氏40度上下,他们必须冒着酷暑,忍着蚊虫蚂蝗的叮咬,抢收稻谷……艰苦的环境很快打掉了城里姑娘的“娇骄”两气,打造了她能直面困难、不畏艰辛的坚强意志。

因为所谓出身问题,孙祁祥在加入少先队、共青团时都要“考验”几次,不过入党倒还挺顺。带队的老农、80多岁的仔爹在讨论孙祁祥入党的小组会上一言九鼎:“小孙这孩子能吃苦!”

现在,常有人问孙祁祥:“你们那一代人上大学的不多,而你不仅上了大学,并且读完了博士,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你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她说:“我曾经诅咒过那个年代,它让我们经历过许多不公与痛苦。但我也得感谢那个年代,它让我学会了自立、自尊与自强。”

 ▍电信局的女干部

“知青”返城后,孙祁祥被分配在岳阳市电信局当电话接线员。

她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工作机会。她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强记住了全市几百个单位的电话号码;当同事上厕所的时候,她会尽量用自己的交换机剩余的线帮同事接通打进的电话。工作中,她时刻关注电话运转的状况,及时接听、联通、拆线。

那时候,邮政电信部门是一个半军事单位。想着能在话务班工作,她就很知足了。不料一年后,由于工作出色,她被抽调到电信科以工代干;又一年后,她被抽调到政工科以工代干。

短短3年内,孙祁祥从一名普通话务员成长为政工干部。

 ▍大学里的女班长

1977年高考一恢复,孙祁祥就参加了高考,但因被录取的学校不理想,所以她放弃了。按当时有规定,她第三年才再次报考。当时不少朋友都不理解:“你都已经‘以工代干’了,为什么还要去读书?”他们不知道,上大学是她从小的梦想。

孙祁祥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上高中时,她的作文常被作为范文在课堂上朗读。有一年选语文课代表,同学们一致推举她;选数学课代表时,同学们又说:“孙祁祥数学也不错,选她吧。”再选英语课代表时,大家还是说:“就孙祁祥吧!”

1979年,孙祁祥报考兰州大学经济系并被录取。主课“政治经济学”大约上了两个月左右时,任课老师搞了次突击考试。她得了96分,全班第一,同学们称她为“女状元”。这个“意外”给了她很大的自信。

她学习更加认真了。直到本科毕业,学习成绩特别是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等主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大学4年,班长除了第一年是班主任老师指定外,其他3年都是由同学们投票。孙祁祥当了3年班长,领导着这个由44位男生、6位女生组成的班级夺得过“全校优秀班级”、“全校女排冠军队”等荣誉。

 ▍经济学的女博士

1986年,孙祁祥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10月,她的一篇学术征文被“全国理论界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的会议选中。她去武汉参会,偶遇北大教授萧灼基先生。萧先生询问了她的硕士论文题目、学习情况和工作经历后说:“你考我的博士怎么样?”

萧先生的邀请让孙祁祥心动。家人也非常支持。于是她决定考博。短短几个月里,除了教课,几乎所有时间她都用来备考。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经济学院,师从萧先生攻读“经济发展战略”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这一年,萧先生只招了她一个,她由此成为北大新学位制度实施以来培养的首个经济学类的女博士。

读博期间,孙祁祥勤于读书写作,成果颇丰,荣膺“首届北大研究生学术十佳”称号。萧先生作为导师代表参加颁奖典礼时高兴地说:“孙祁祥,你轻轻松松就拿到了博士学位,而且还让我这个导师沾了你这个学生的光。”

1992年,孙祁祥博士毕业。她选择了留校任教。次年,北大经济学院新增保险学专业,院里决定由她出任主任。

1995年,孙祁祥从国外学习回来。多家公司和政府部门“挖”她,但她还是选择留在了北大。为了充分发挥北大经济学院在保险学教育和研究方面的优势,2003年,她创立了北大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在她带领下,中心连续3次蝉联北大文科优秀科研机构的称号,在保险与社会保障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和智库的作用。她撰写的《保险学》为教育部向全国高校推荐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荣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教材一等奖”。她所主持教授的《保险学原理》荣获“国家精品课程奖”。她的许多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成为政策制定的依据。她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先后获得“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中国保险年度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2014年6月,在国际保险学会第50届年会上,孙祁祥因其杰出的学术成就及对保险业的贡献,荣膺国际保险界最高奖——“约翰·毕克利奖”。其评奖委员会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推选出一位获奖者。孙祁祥是自该奖1972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者,也是有此奖项设立以来的唯一女性获奖者。

 ▍很出色的女院长

24年过去,孙祁祥从一名讲师成为教授。2010年,她出任北大经济学院院长,成为百余年经院历史上第一位女院长。

大学毕业后,她有许多在外人看来相当不错的“从政”或者“从商”的机会,但她从未改变过当教师的初衷。她在就任院长的大会上说:“院长,是一个头衔、一个岗位,但对我来说,这更是一份信任、一份责任、一个使命、一个担当。我和我的团队深感荣幸和责任重大。因为我们要服务的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一个在中国最早建立经济学科的、一个声名卓著的学院。”

在任院长的首个任期内,孙祁祥带领全院师生勤奋工作。院班子换届时,北大社科部组织校内外专家评估、师生座谈、校友访谈、个别访谈,得出结论:“经济学院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管理服务诸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和业绩。学院领导班子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全球化的宽广视野,确立了科学的发展目标和清晰的发展思路,定位准确,推进措施切实有力,成效明显。”

2014年起,孙祁祥开始了院长的第二个任期。“能有机会为这所百年学府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是我莫大的荣幸!”她希望“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继承他们爱国、开拓、实干、奉献的精神,延续经院辉煌的历史。”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