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举办 “国际与国内学术刊物对比与接轨”学术研讨会,特别邀请汕头大学商学院特聘教授田广做主题发言。田广教授在发言中分析了目前国际上较为普遍的期刊评价体系,遴选机制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检索数据库和基于计算方法的期刊评级,讲述了学术刊物的投稿注意事项及面对投稿困难的解决方案。
田广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在对教师的科研成果及其发表载体方面,过于看重一些西方国家所提供的索引服务指标,比如SSCI,SCI,SCOPUS等等。其实在西方很多国家的高校并不非常看重SCI、SSCI、EI等索引服务,这些索引服务平台设计的初衷只是提供一种检索工具。但传到中国后,我国高校管理者和学者,对期刊的等级分类看得过重,有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对SSCI、SCI等索引服务收录的期刊,几乎达到顶礼膜拜的地步,以至于SCI、SSCI、EI等索引期刊在国内成为评定论文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当然西方国家的某些高校也会参考这些索引服务指标,但总体上他们更看重文章内容本身,而不是像我国学术界时常纠结于某篇文章发表在SSCI还是EI期刊上。事实上一篇好文章如果发表在非SSCI期刊,这篇文章的学术水平是否也会随之而降低?这的确令人深思。
通过对国内学术刊物现状的分析和反思,田广教授以中国和美国的学术出版为例,对比总结提出国内与国外学术刊物的异同,并对国内学术刊物与国际学术刊物接轨提出建议。田广指出,目前中国的一些学术刊物,在刻意追求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却忽略了坚持中国特色这样一个原则。虽然国际学术刊物在许多方面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比如在编辑与作者互动,选题开放等方面,国内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但是,中国毕竟有其自身所存在的特点,中国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必然要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必然要自觉遵守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特色是我们必须坚持的。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负责人冯雪红博士认为,田广教授提出的学术期刊既要与国际接轨更要坚持中国特色的话题,是非常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对国内学术期刊而言,我们需要正确辩证地看到学术期刊的国际化,理解其本质,而不应该停留在单纯地迎合西方所主导的评价体系。一味地向西方看齐很容易让我国的学术界形成低人一等姿态,失去自我。通过对国内与国际的学术刊物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差异,当然在某些方面,我们确实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经验,提升我们中国学术刊物的质量,但这种借鉴不是全盘照搬,我们还是应该坚持我们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