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电影展映单元开票日时,《布达佩斯大饭店》《泰坦尼克号》《重庆森林》等热门佳片在短短几十秒内便宣告售罄的新闻引发了不少关注和热议。据统计,本届北影节在开票1分钟内便突破了200万票房,12分钟突破900万,这样的速度不仅令大众瞠目结舌,也再一次让中外看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以及电影市场背后的文化繁荣。
此次电影节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参与群体已经从一小部分“迷影圈”的观众扩展到了普通观众。北影节已经成为了一个良性的转化平台,许多普通观众正是从一次两次电影节的体验,开始了解电影并逐渐“进阶”入迷影群体。这种变化体现在《北京,你早》《城南旧事》等冷门佳作或套票的热卖上。抢票、转票、求票、在各影院之间奔波和映后分享,成为观众在电影节期间最享受的事情。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的这种资源和平台优势是其他城市所无法企及的,电影节提供了观众对电影深入了解和认识的机会。观众视野的开阔和阅片量的增加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鉴赏能力以及观影热情,这些特点在电影节期间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并最终反映在了票房的层面。
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无论从售票平台的用户体验、取票的便利性、电影节工作人员的线下服务还是片单的选择和活动策划角度,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进步和改变都有着非常直观的体现。官方售票平台的购票体验进一步优化,能承载更大的用户流量。线下方面,也有更多的院线和影城参与到本届北影节之中,带来了更实在的便利。北京不同区域之间的电影观众开始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节省了奔波的时间。
此外,北影节的逐年发展离不开政府对电影节的扶持作用。作为文化中心,北京享有优质的文化资源。除了普通院线,以中国电影资料馆、艺联院线、百老汇院线和各大大使馆文化中心为首的放映机构在近几年中整合为一套平台系统,各自都会在全年不间断的策划各类主题展映和电影文化交流活动,能够让观众在第一时间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独立佳片以及各大世界性电影节、奥斯卡颁奖季的获奖名片。
时至今日,中国电影在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中,已经从单纯的娱乐逐渐发展为一种国家层面的文化传播手段,电影的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电影节作为重要的传播平台,在国家电影产业政策的优化、行业整体的高速发展、政府的文化扶持、以及迷影文化的日益成熟等条件的支持下,不断推动着电影向纵深方向发展,迎来火热票房的同时,也必将成为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