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第二届“法正”论坛在吉林大学召开

2018-05-15 12: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会议现场 

  5月12日,由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法正刑事辩护研究中心主办,吉林衡丰律师事务所刑事辩护中心协办的第二届“法正”论坛在长春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为“‘三项规程’与刑事辩护方式的革新”,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法庭调查规程’与刑事辩护的新发展”“‘排非规程’对刑事辩护的新要求”“‘庭前会议规程’与刑事辩护的新思维”等话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讨。

  在论坛开幕式上,吉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周春国表示,完善辩护制度,推进辩护实践,加强理论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刑事诉讼法》从1979年制定,再到1996年和2012年两次修订,始终将刑事辩护制度作为其完善的重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正是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在吉林衡丰律师事务所的大力支持下,吉林大学法学院于2017年5月成立了法正刑事辩护研究中心,并持续对中心和刑事诉讼法学科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中心的成立和发展提升了法学院院刑事诉讼法教学科研实力,为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闵春雷教授的带领下,法正刑事辩护研究中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去年,中心成功举办了首届“法正论坛”,对刑民交叉案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获得良好反响。中心成立以来,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已邀请多位国内知名学者和实务专家前来讲座、授课,并定期举办小型研讨会。在科研方面,闵春雷教授、杨波教授、谢登科副教授、贾志强博士等团队成员在法学核心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立项,取得业界好评。法正刑事辩护研究中心正在用实际行动推动着我国辩护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在论坛的主旨发言阶段,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围绕“三项规程”的内容,论述了其在理论上给未来的刑事辩护所带来的改变,以及对刑事辩护理论研究带来的新的启发。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戴长林围绕“三项规程”出台的背景、意义以及如何落实等问题做了论述。

  据法正刑事辩护研究中心的秘书长辛明介绍,吉林大学法正刑事辩护研究中心吉林大学法学院与吉林衡丰律师事务所共同发起,于2017年4月经吉林大学法学院批准设立的。去年,以“刑民交叉热点问题”为主题的首届“法正”论坛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与会嘉宾畅所欲言,激烈讨论,到场听众踊跃提问,气氛热烈。那一句“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一时成为各界提及刑民交叉问题时必说的一句金句;虽然在刑民程序的先后问题上,与会嘉宾产生了认识上的不同,但最后还是在被害人或者说守约方的权益保护这一立足点上取得了共识;另外,上一届论坛还取得了刑事案件的发生与评定合同效力并不当然的发生关系的广泛共识。在此之后,起码在吉林省范围内,多宗刑民交叉的案件得到了很好的处理。

  来自吉林大学法学院、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律师界的多位理论和实务专家参加了此次论坛。

 

开幕式现场

 

吉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周春国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讲话。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作主旨报告。

 

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戴长林作主旨报告。

 

会议现场

 

与会人员合影。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