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由西南财经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理论与改革》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学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及媒体代表等共计百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党委副书记欧兵在开幕式上致辞,与会代表围绕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讨。
开幕式上,欧兵热烈欢迎与会专家和代表,他指出论坛的召开恰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强调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副校长李章忠代表主办方之一对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鼓励年轻的研究生同学珍惜此次难得的机会展开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为繁荣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包心鉴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发表了重要演讲,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彰显了强大生命力,指出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鲜明品格、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深邃主题、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恒久魅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分享了他们的学术成果和治学理念。
下午的研究生论坛分成三个专题,分别是马克思主义若干理论问题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及热点问题探讨。来自中国社科院、外交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30余所高校、党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代表围绕相关专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激烈的观点交锋。代表发言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针对同学们的发言情况进行了精彩而富有建设性的点评。西南财经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晓勇教授对本次学术论坛的胜利闭幕表示祝贺,他结合自身的学术经历就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并对与会专家和研究生代表对论坛的支持表示感谢。
此次学术论坛是我校庆祝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的重要学术活动,为广大青年学子展开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也有利于推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学科建设不断发展。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整合资源,积极打造学术品牌,持续提升我校在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