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与哲学理念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吉大召开

作者:赵徐州 曾江 2018-06-04 17: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会议现场。

       6月2-3日,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与哲学理念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成功召开。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韩国釜山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人类文明形态跃进的哲学表征”“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时代精神”“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理念研究,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中的哲学对话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邴正教授在开幕式上向与会学者们介绍了吉林大学作为一所有特色、有传统的高校的发展历史。邴正校长提出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就是智慧的象征,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的发展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随后,邴正作了题为“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发言,从马克思的全球化概念、全球化与人类整体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点阐释了他对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点和看法。他引用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念,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表达了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应该坚持多元文化复合的基本原则。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教授在开幕式上表示,2018年是吉林大学哲学系建系60周年,也是吉林大学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开局之年,从哲学的高度总结观念变革和文明形态的问题,对于解读中国的发展经验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次国际学术会议是吉大哲学学科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要的学术会议。

  在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中,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南开大学王南湜教授、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美国罗格斯大学的涂经诒教授、 韩国釜山国立大学的Seung Kuk Kim、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的Gerhard Zecha、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Nicholas Rimell等众多学者,围绕“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再认识”“‘中国方案’开启全球治理的新文明类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新文明形态的构建”“类哲学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社会的四个本质性特征”“马克思与人类文明的走向”等话题发表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看法。本次会议对推进国际学术界对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与哲学理念创新问题的研究、对吉林大学哲学一流学科建设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曲红梅教授主持。

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邴正作主旨发言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在开幕式上讲话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曲红梅主持会议开幕式

学术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现场

与会人员合影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