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与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主办、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首届高层论坛在南京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50多位专家与会,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及其意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现状与战略规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选择与方式方法,如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多个议题展开交流与探讨,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会上,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利剑,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主编林进平分别致辞。在上午的主题发言阶段,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潜涛、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骆郁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学智、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徐小跃、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熊晓琳、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李承贵等6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传统文化弘扬的“最后一公里”、优秀传统交往文化、王阳明心学与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与教育、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传统文化价值构成的四个层次等作报告。在下午的主题发言阶段,10余位专家学者作了发言,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与会学者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以对中华文化的敬重、深情,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高度重视从历史上汲取智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创造了新的良好机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大力弘扬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与社会的要求,更是理论工作者需要探索研究的重要内容。此次论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