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2018年第二届全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级研讨会圆满结束

2018-07-31 15:56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进一步推动教育方法的推广,2018年7月19日至25日,第二届全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级研讨会“暨质性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隆重举行。本届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幼儿教育导读》杂志社承办。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成都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近百所高校的教师、博士生、期刊编辑等140多人,群英荟萃,济济一堂,共同探讨质性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精进学术品质的提升。

7月20日上午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期刊社副社长、《幼儿教育导读》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熊志刚热情致辞,他表示:“自20世纪90年代质性研究在我国被系统介绍以来,社会科学界对它的兴趣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始使用这种方法从事学术研究和实践导向的研究。作为教育研究工作者,我们该如何正确地、科学地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切实地提高科研水平呢?由此,作为专业学术媒体,为青年学者,为教育科学研究事业搭建一个科研方法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是我们重要的学术责任。”

整个研讨会持续6天。主讲教授为著名学者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出版《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等经典著作)和著名学者高雄师范大学钮文英教授(美国堪萨斯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出版《质性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经典著作)。两位顶级质性研究学术大咖为学员带来了一系列的学术盛宴,大力推动了教育领域质性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的学术发展。

研讨会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研究前沿,质性研究的精髓纷繁呈现:质性研究派典、方法论、特征;质性和量化研究方法之选择;反思质性研究论文盲点;质性研究之伦理和文化议题;质性研究策略纵览,不同质性研究策略之研究焦点;行动研究缘起与意义、特性和适用性、类型、实施;扎根理论取向之意涵与实施;叙事探究之意涵与实施;个案研究之意涵与实施;现象学和诠释学研究之意涵与实施;俗民方法学、历史研究、民族志之意涵与实施;量化和质性方法之结合;质性研究论文之撰写等。在形式上既有专家的主题报告,专家与学员的现场互动,探究式研讨,又有学员之间的小组研讨、互动学习。此次研讨会学术干货满满,学员收获丰硕。

7月23日,为学员小组论坛,论坛分别为两组,即上午组和下午组。论坛主要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成员自我介绍,加强学术同仁友谊的建立;第二个环节是学员学术论文写作心得分享(5位主题发言者);第三个环节是学员国家社科基本项目课题申报经验分享;第四个环节是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期刊编辑就选文标准进行分享。学员积极发言,气氛自由热烈,大家相互取经,学术收获丰硕。

陈向明教授和钮文英教授以问题驱动式的方式,用饱满的激情和生动活泼的互动交流,给大家输送了满满的科研干货。从刚开始大家迷茫与充满渴望的眼神,到课间与专家的积极交流,到小组论坛无私的分享,再到主办方贴心为学员准备的一只只冰糕解暑,六天的研讨会在大家的意犹未尽中结束。树立了提升研究品质的学术志向,明确了教育科研方法的运用。研讨会虽然已结束,但是学术研究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大家相约一起不懈努力。

♡❤ 学员真情反馈 ❤♡

辽宁师范大学教师孙丽华博士:多年来参会到目前为止最别样的一次体验,质性研究范式丰厚而细微,教师细腻的讲解风格给学员的引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主讲教授不仅全面介绍了质性研究的多种范式,更重新规范了质性研究的过程。被钮教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其对学术研究的真诚敬畏,对学员的耐心指导,刷新我对为人师表的认知。深刻省思自己该以怎样的态度重新走上研究与教学之人生道路。这不像是一场会议,更像是久违的相聚,白天听会,晚上志趣相投的同仁一起研讨,乐此不彼,体验重返校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风采!感谢主办方提供的超具凝聚力的平台!期待大家再次相聚!

贵州师范大学教师李旭博士:有幸参加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幼儿教育导读承办的“2018年第二届全国教育研究方法研讨会——北京:质性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聆听海峡两岸质性研究大咖陈向明教授、钮文英教授倾心奉献的学术盛宴,顿时醍醐灌顶、如沐春风。北京之行,邂逅了一场与他者的生命遇见,经历了一番与自我的心灵对话,更加坚信学术研究就是探索他者的生命意义、成就自我的存在意义!

海南师范大学教师郭敏(系主任):我曾痴迷于质性研究,但终究没有系统学习过,看到北京质性班学习通知欣喜若狂,终于可以系统学习该方法了。钮老师,堪称我见到过的学者中严谨治学的典范!第一天还在混沌的我,随着钮老师细致、巧妙的讲解渐入佳境,尤其钮老师的课件让人一下子可以看到具体的操作性方法,让初学者即刻就可以操作起来。随着这几天学习的深入,越来越感觉自己之前的科学研究做的太粗糙,科学研究的道路很漫长,既然选择,再苦再累也要走下去,这几天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知识财富,而且还和来自五湖四海致力于科学研究的青年学者成为良师益友!很棒的培训!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李相禹博士:钮老师作为一个质性研究的理论研究者和躬亲实践者,始终心怀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态度,秉持不断探寻、不懈思考的精神,乐于反思,勤于练笔,精于方法,成于文章。感谢钮老师为我们系统讲解了质性研究的不同范式,每种范式下最经典的质性研究方法及其运用,如何选择适宜的质性研究方法,如何开展质量结合研究,以及如何撰写质性研究的论文……丰富、系统、详实、生动的内容无论对于质性研究入门级还是进阶级的老师和同学都很解渴。钮老师是当之无愧的为学为师之典范,感谢您为我们揭开质性研究的神秘面纱,带领我们走进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质性研究的世界!同时更感谢主办单位《幼儿教育导读》杂志社搭建的如此好的学习平台!

天津大学在读博士田蕊同学:学习时间很紧凑,感受到了钮教授的学术魅力,收获了海量知识,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学者,期待再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