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由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研发的《2017年国家治理指数报告》(NGI)(以下简称《报告》)在上海发布。该指数对全球192个国家的年度治理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和评估。此次《报告》是国家治理指数连续第三年正式发布,美国取代丹麦占据榜首,《报告》另外增加了国家治理难度系数,在此基础上新排名中,德国取得第一。
该指数全方位地对中国国家治理的情况进行了精确的测量,让数据为中国的国家治理提供参考。通过国家治理指数的研究结果,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向世界展示并贡献国家治理的中国和方案。
《报告》新趋势:各国排名有波动
此次发布的《2017年国家治理指数报告》研究对象涵盖了192个国家,包括47个亚洲国家、41个欧洲国家、54个非洲国家、12个大洋洲国家、24个北美洲国家和14个南美洲国家。从整体上看,全球主要国家的治理水平相对均衡,大国和经济强国在总排名中位居前列。其中美国超越去年的丹麦,在本年度的国家治理评估中表现出色,成为全球第一。
国家治理指数2017年度报告准确定位了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全球中的位置。今年中国国家治理情况排在全球192个国家的第24位,比去年(总排名28)上升4个名次。其中,基础性指标排名第24位,价值性指标排名第27位,持续性指标排名第30位。
此外,今年对国家治理能力和人均GDP做了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相关性系数为0.716。中国作为一个人均GDP全球排名第68名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在192个国家中占领第24名的位置实属不易。
《报告》新内容:治理难度占权重
在三年来的研究中,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指数研发团队发现一个问题:在人口相对较少的国家,国家治理得分都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
研发团队经过讨论研究和征询专家建议,发现规模是影响国家治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团队尝试提出了国家规模的权力空间理论,试图对国家规模与权力边界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治理难度的计算公式。治理难度计算依据分别是:国土面积、邻国数量、人口数量。同时,对国家治理能力也进行了量化分析,国家治理能力由国家绩效与治理难度系数相乘所得。
研发团队依据计量模型量化分析了192个国家的治理难度,治理难度系数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埃及、苏丹、土耳其、伊朗、阿尔及利亚。加入治理难度系数后重新计算的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瑞典、澳大利亚、中国、日本、加拿大、西班牙。虽然中国治理难度系数排名第1,但是中国治理能力却能够排名第7。用客观数据证明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报告》新优势:数据展现新时代
近年来,中国政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很大程度上需要对国家治理进行深入的指数化操作与研究。在《2017年国家治理指数报告》中,研究团队着力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国家治理在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成就,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国家治理的成就。
国家治理指数的优势不仅在于能够把复杂、抽象的概念进行直观化的展示,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更广泛的国际传播,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从这个角度而言,继续推进国家治理指数的建设,可以对中国的国家治理进行有效的评估,展现中国国家治理的经验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