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三届硕博论坛召开

作者:李永杰 2018-10-24 12: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10月19日—22日,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三届硕博论坛在陕西省汉中市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文学地理学会、陕西理工大学、广州大学、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和湖北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承办。来自大陆、台湾的120余位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研究方法、基本概念、作家地理、汉水流域文学地理等文学地理学前沿及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高雄中山大学特聘教授简锦松在题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现地研究》的主题发言中,介绍了“现地研究”的“山川为证”这一基本原则,并向与会专家及研究生展示他是如何从敬亭山附近的地形出发,推测出李白观看敬亭山的位置和视角。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刘永志在会议论文《语言的空间性——关于文学本体论的思考》中主张,文学是空间的艺术,语言具有空间性,文学语言是日常语言的艺术化,是被艺术化、空间化了的语言,因此,空间应该成为文学地理学最基本的核心概念。而空间认知和语言认知研究可以为文学地理学会研究提供丰富的营养。浙江财经大学周保欣教授在大会发言《东南社会与现代文学的“革命地理学”》中介绍了现代文学为什么起源东南社会的原因,并重点介绍了东南社会的革命情况、用文化同心圆理论揭示了文化的中心和边缘交错的原因。玉林师范学院方丽萍教授会议论文《从“他者”到共同家园》主要探讨唐宋时期中国的读书人怎样看待广西这个地方。方丽萍教授发现,笔记作者已经自觉的、渴望着展现这片土地丰饶、美好、进步的一面,不再以一种鄙视的、不情愿的被贬的心态去来看待广西,他们欣赏广西当地人的习惯、认同当地人的风俗和饮食等。

南京工程学院颜红菲教授的大会发言《地理学想象、可能世界理论与文学地理学》介绍了欧美文学地理学产生的语境以及欧美文学地理学研究的现状,探讨了空间和地理的关系,介绍了什么是地理学想象以及它和文学地理学的联系,从可能世界理论来谈文学是如何呼应地理学的。陕西理工大学付兴林教授在大会发言《陆游从戎南郑缘由及南郑词的情感类型和表现手法》中详细介绍了陆游从戎南郑的缘由以及陆游的南郑经历对他诗歌创作的影响。吉林大学王昊教授在题为《建炎间李清照避兵行迹》的发言中,介绍了他如何在前人的成果上,从心态、行迹这两个方面对其在建炎间的避兵问题做了一次全面考察。重庆师范大学陈富瑞副教授的发言《论美国华裔小说中的唐人街书写——以汤婷婷的小说为例》从文学地理学批评人地关系的角度讨论了美国华裔作家的唐人街书写的意义。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曾大兴教授在大会总结中,回应了学术界对文学地理学发展的关切。他指出,经过七年多的努力,文学地理学学科在中国已经初步建成。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构为文学的地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方法和原则,健全了文学这个一级学科,为应对全球化、保护和弘扬地域文化、增强人们的地方感和家园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同时,文学地理学学科的建构,仍然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全球化空间的出现对文学构成的影响,二是国际学术界同行的广泛认可。除此之外,曾大兴老师还提出希望更多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和更多年轻的力量注入到文学地理学会。

本次年会还举办了硕博论坛,本次论坛共收到了近70篇论文。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近50位硕博研究生到场参加了本次硕博论坛,其中有20位硕博研究生的论文获奖。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