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研讨会(冬季)
地点:北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究方法与工具是影响学术品质的关键因素。研究方法理论与实操的不足直接制约着许多学者高端论文的发表。在研究方法多元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实证研究是未来的潮流,国际SSCI期刊论文的发表更是趋势。本研讨会致力于提升学者的学术研究能力,不仅注重成果“量”的产出,更加注重“质”的升华,切实提升学者的知识生产和创新能力,进而扩大学术影响力和增加国内外学术话语权。展望学术未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加强学术研究内功修炼,方为上策,以免在激烈的学术竞争中无立锥之地。
主讲专家:
周楠(1987—),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博士毕业于美国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Greensboro。近年来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 Journal of Family Theory & Review,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等 SSCI期刊和《心理科学》、《中国特殊教育》等 CSSCI 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并担任 Scientific Report,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Journal of Family Theory & Review,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networking, Family Process, 《心理学报》,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等SSCI和CSSCI期刊的论文评审专家。
于书林(1984—),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博士毕业。在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TESOL Quarterly, Assessing Writing,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 Teachers and Teaching,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等SSCI期刊和《外语界》《现代外语》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并担任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TESOL Quarterly,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Assessing Writing等多本SSCI和CSSCI期刊的论文评审专家。
乔雪峰(1985—),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博士毕业。2017年受聘为英国思克莱德大学荣誉研究员(Honorary Researcher)。在《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 Leadership》《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教育学报(香港)》《教师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外国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熟悉NVivo的实战化操作。(备注:中国台湾清华大学教育与学习科技学系时松博士担任乔老师NVivo课程教学助理。)
蒋联江(1981—),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香港大学英语语言教育系博士毕业,重庆大学兼职青年研究员。在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System: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ELT Journal, Discourse and Communication, Schools: Studies in Education, Language in Society, Research Studies in Education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并担任System, Research Studies in Education,《外语电化教学》、《全球教育展望》等SSCI和CSSCI期刊的论文评审专家。
钮文英(1962—),中国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堪萨斯大学博士,出版《质性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单一个案研究法——研究设计与后设分析》等经典著作,期刊论文与编撰类书籍中的文章约100多篇,台湾著名质性研究方法大咖。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承办单位:《幼儿教育导读》杂志社
学术支持单位:《大学教育科学》、《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重庆高教研究》、成都大学师范学院、人大复印《幼儿教育导读》、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与心理学院、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教育与教学研究》。
报到时间与收费:
质性第一期:11月30日报到,2000元/人;
质性第二期:12月6日报到,2000元/人;
量化会场(SEM和Mplus):1月20日报到,2000元/人。
温馨提示:汇款时请备注参会人及单位。
会议地点: 北京通州运河苑渡假村
备注:
1.每班限额招生100人,额满即停止招生。
2.请提前将款项汇至上述账号,以方便开具发票,并注明单位和姓名。需要现场刷卡缴费者。需交300元押金预定名额。(押金只交给工作人员,而非上面的账户,报到时退还押金,因故不能来参会不再退还押金。)
3.学员报名时,请务必正确填写开发票正确信息(抬头、税号等),会议结束前领取发票
4.酒店住宿统一安排,请提前与工作人员联系。
4.请学员提供一篇代表作(自愿),制作论文集,以方便小组论文研讨,邮箱:1766291442@qq.com
往届培训回顾:
我们的学员主要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教师和在读博士,学员约1/2是博士(含在读)、1/4是硕导,可谓学霸云集。自第一届教育研究方法研讨会举办以来,学员几乎覆盖了大江南北的所有高校,大力推动了科学研究方法的推广,广受好评。
湖南师范大学教师简婕博士:去年学习了量化班,满满的理论加实操,学习起来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此次参加质性研讨会后的最大感觉是余音绕梁。相比量化研究中“数据”“技术”这些很硬性的感觉,质性研究的“文字”“人性”就很柔软了。教育中的质性研究是发掘教育之真善美的不二工具,并且质性研究者总是带着梦想和情怀上路的。
沈阳师范大学教师王小溪博士:做为一位纯文科生,这次学习给我的感受就是:实在!实用!实惠!所以不用担心,您一定能听懂!即便真没有完全掌握,第二年可以免费再次学习。
青岛大学教师王芳博士: 我在2018年一口气参加了量化方法和质性研究培训班,收获众多。个人看来,培训非常适合在校期间学习过基础的科研方法但运用不熟练,或者期望能尽快实现研究方式转型、在实证研究上有所突破的科研工作者。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培训班的突出特点。老师们并不会讲太多的“为什么”,而是关注“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怎么用”。和蔼、耐心的吴和堂老师讲SPSS,每种推断统计方法他都会将详细的步骤截取下来,放在课件上,供反复查阅,不用担心学完就忘。才华横溢但低调的于书林老师,深剖质性论文写作的每个步奏,让人不断产生写作的冲动。研究方法是重要的,然而培训班却在研究方法之外,让你进一步感受到科研的魅力,产生对科研的向往!这是我在培训中最大的收获。
吉林师范大学教师钱松岭博士:质性研究方法培训不只是让您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激发您心中的想法!通过培训,我觉得最大的收获不仅是Nvivo用得多熟练,而是学习中带来的灵感,这会给我未来科研道路上埋下种子!稻盛和夫说:“心不幻物,物不至。”心不想,事不成!心去想才可以达成更加美好的人生!
辽宁师范大学教师孙丽华博士:多年来第一次鼓起勇气参加量化研究的高级研讨会,获益颇丰,刷新了对量化研究的认知。对量化研究的恐惧使一些人临时放弃,但培训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教师来自台湾,全程都是保证每个人都学会为己任,随时为学员一对一解答问题,经常满场跑的大汗淋漓。消除了学员的后顾之忧,还有贴心的后期跟踪服务。现场实操训练,让人感觉到量化就是纸老虎,会了真的很简单!感谢如此实在接地气的会议!
贵州师范大学教师李旭博士:有幸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教育研究方法研讨会,聆听海峡两岸质性研究大咖倾心奉献的学术盛宴,顿时醍醐灌顶、如沐春风。北京之行,邂逅了一场与他者的生命遇见,经历了一番与自我的心灵对话,更加坚信学术研究就是探索他者的生命意义、成就自我的存在意义!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李相禹博士:丰富、系统、详实、生动的内容无论对于质性研究入门级还是进阶级的老师和同学都很解渴。钮老师是当之无愧的为学为师之典范,感谢您为我们揭开质性研究的神秘面纱,带领我们走进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质性研究的世界!
西南大学博士生张晋:务实性、操作性、指导性与引领性强,是参加了两届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培训的最大感触。这两次扎实的学习,有力的为今后学术生涯发展奠定了方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