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形式,广场舞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已成为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近年来,广场舞运动的蓬勃发展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有关广场舞的组织与管理、社会功能与健身价值、审美属性与文化涵义、动作风格与节奏韵律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学界、体育学界、文化学界、舞蹈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推动广场舞蹈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广场舞蹈研究学者的跨学科交流,确保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广场舞蹈与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的顺利开展,2018年12月22日“中国广场舞蹈与社区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
会议旨在推动美学、社会学、体育学、舞蹈学等多个学科在广场舞蹈研究领域的跨学科联合攻坚,最大程度还原出中国广场舞蹈现象的真实面貌,对广场舞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性策略建议。与会专家认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对广场舞蹈理论研究的发展、繁荣社区文化建设起到了实质性的推进作用。
与会专家围绕“广场舞蹈空间结构与空间的功能”“广场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带来的现实挑战”“社区舞蹈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状况”“广场舞蹈未来发展文体融合的趋势”“广场舞蹈的发生学结构主义分析”“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广场舞传播要素”“广场舞蹈与社区舞蹈的联系与区别”“广场舞的美学思考”“广场舞蹈的规范化”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北京舞蹈学院刘建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院长杨敏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朴永光教授、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朝霞教授、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安歌昕教授、南京体育学院民族体育与表演系丛燕君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黄勇军副教授等7位舞蹈理论及广场舞研究专家参会并作大会主题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