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关于发展我国大健康产业的思考

作者:张车伟 2019-01-05 08: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本文作者:中国劳动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车伟

  人口发展战略的重点将更多地转向如何处理好老年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正转向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产品。未来新的增长动力来源之一就是老年人的需求,要把人口老龄化视为发展机会。首先,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升级以及人们在健康方面的需求都是经济增长内在的动力源泉,提供了经济转型升级的窗口。其次,要依托产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健康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愿景和规划。

  目前人们主要是从产业结构、健康产业链和服务类型视角来认识大健康产业,从产业活动和市场行为出发定义大健康产业。但这种定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满足所有的社会健康需求。没有形成系统的“大健康产业理论”框架体系,并且实践层面缺少统一标准。大健康产业不仅仅指健康产业和服务行业,其内核是产业活动,本质属性是通过市场运作来获得收益。它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形成包含一、二、三产业的全产业链链条。同时,大健康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又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完全依靠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大健康产业在根本属性上与一般产业存在差异,它既包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的健康、养老等产业,也包括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公共健康与医疗卫生事业、福利事业等,兼具市场属性和公益属性。需将市场和政府相结合,并协调二者的关系,做到有机衔接、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的微利性质。

  具体的大健康产业的定义是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健康产品制造业为支撑,以健康服务业为核心,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满足社会健康需求,主要包括健康食品业、保健品业、健身业、健康信息服务业、健康保险业、健康产品批发零售业、医药制造业、养老养生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类别,同时也涵盖提供基本健康服务等公益事业内容。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一定要强调产业创新和产业融合属性。从需求侧测算,2016年我国“生态+大健康”产业增加值的规模为72590.7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9.76%,由此可以看到老龄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潜力和机遇。

  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将老年人的需求转变成经济增长的动力,未来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第一,深化组织改革。构建大健康产业领导机制,完善产业统计核算和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大健康数据区域协同机制。第二,完善健康保障体系。提升医疗服务综合能力,加强健康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医疗保障政策。第三,加强医疗技术创新。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强化医药制造技术升级,健全医药标准体系。要重视中医药的保护,中医药是治未病和健康养生的高级形态,“中医药+健康养生”是今后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第四,加强资金支持。加大财政支持,加强税收激励,强化金融支持。第五,集聚健康专业人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促进顶级医师专家交流。第六,培育健康经济新业态。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大数据、大健康等新经济、新业态发展。一是要把大健康产业变成创新的产业,不断加强在产品、服务、技术方面的创新。二是要从业态融合的角度发展大健康产业,大健康产业一定要体现其融合性,通过业态融合来实现盈利。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