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熊先生。
中国语文教育家、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创建者之一的章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21日12点2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记者从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顾之川处获悉,1月25日上午,章熊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海军总医院举行。记者从章熊先生亲属处证实了这一消息。
顾之川还表示,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将于2019年3月章熊先生生日前后为其举行追思会。
曾主持全国高考语文命题20年
章熊1931年3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毕生从事语文教育及研究,由于对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身前享受国家级专家特殊津贴。
他曾任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教育部考试研究委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主持全国语文高考多年。
“研究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语文教育,他(章熊)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人物。”24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顾之川向澎湃新闻表示,章熊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涉及课程大纲、教材编写、教改实验和语文考试,对语文教育工作者是丰富的宝藏。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主编张矛告诉澎湃新闻,在语文能力评价(考试)领域,章熊先生主持制订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运用等五个能力层级,也为现行语文《考试大纲》所继承。他还曾领导教育部考试中心“大规模考试作文评分误差控制”课题组,编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大规模考试作文评分参照量表。
“语文高考如何走出现代化之路,将科举八股文考试转换成现代命题方式,在这一过程中章熊先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探索。” 张矛说。
不过,在张矛印象中,章熊先生为人十分低调,社会对他的贡献所知不多。 顾之川认为:“其中部分原因与他长期参与高考命题有关,这项工作具有特殊的保密性质,加上本人也不愿高调。”
1986年语文试题,由章熊先生抄写的,字迹优美。那时还没有计算机,全是老师们手工抄写,然后交印刷厂工人铅字排版。
顾之川介绍,从1984年起,章熊先生开始主持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语文命题工作,持续20年,直到本世纪初他才因年龄原因逐渐淡出。1984年,我国高考语文试卷,首次将美国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的代表作《古代社会》作为阅读材料,从此改变了语文高考试卷的结构,阅读、写作并重的格局延续至今。
顾之川说,章熊也长期担任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成员。“从1987年直到1999年长达十余年间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只有行业内的精英才有资格审教材,这也是在我们语文教育界备受尊重的成就。”
语文教育的拓荒者
章熊出身于江南名门,书香世家。祖父章钰是清末民初知名学者,所校注《资治通鉴》为中华书局本《资治通鉴》所采用。早受诗文熏陶的章熊也与俞平伯、叶圣陶、吕叔湘等当地名流学人有所接触。
1947年,章熊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毕业,旋即考入中央大学中文系,两年后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51年,20岁的章熊走进清华大学工农速成中学任语文教师。1960年,北京大学附中成立,章熊为首任语文教研组长,后兼任副校长,待了20年。
章熊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底蕴,又兼通英文,上世纪80年代,他与章学淳合作翻译了美国学者威廉•W•韦斯特所著《提高写作技能(Developing Writing Skills)》,这是第一本把国外的写作教学经验引入我国的中学写作教材。
顾之川表示,章熊先生性格开朗幽默,但对学问却是脚踏实地、严谨钻研,在语文教学的许多领域都曾有过很精深的研究。而让他感触最深的,是章熊对语文教学科学化而做出的努力。
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陈军告诉澎湃新闻,章熊先生是着力把语言与思维的复杂学理转化成青年学子语文能力成长具体步骤与方法的第一人,并创立了直接应用于中小学教学的“语言和思维训练”基本思想。
陈军説,章熊先生站在中学语文教师的立场上,不再是静止地呈现静态孤立的语言知识——而是既赋予知识以年轻人的生命,又赋予年轻人的生命以知识,根据生命成长的渴望设计科学训练的程序、步骤和方法,从而使青少年的“语言”“思维”踏着成长的节拍,呈现动态上升的发展过程。 此外,也是章熊最早把科研小论文写作纳入中学写作教学内容,创立了中学生写作能力成长的学术理性范畴,让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他是一个语文教育拓荒者。” 陈军如此评价章熊。
回顾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历程,章熊先生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教学改革永无止境,但是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热点。“关于语法教学,我的态度是——敢为先驱,以俟来者;关于语文教材的编写,我认为要研究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就要了解中学语文的学科特点。”
在《思索•探索——章熊语文教育论集》一书中,编者张彬福记述,章熊先生常大声吟诵: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牗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