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6日从四川大学出版社获悉,大型儒学文献丛书《儒藏》目前已出版453册,基本实现了对儒家历史文献的完整出版和儒家经学文献的陆续推介。《儒藏》共644册,剩下的191册将于2020年6月前全部出版。
据了解,《儒藏》是由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纂,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大型儒学文献丛书。全书分“经”“论”“史”三部,统摄各类儒学著作和儒学史料,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礼乐、文学、艺术、哲学、道德等多个方面,共收录先秦至清末民初儒学文献5000余种。
据《儒藏》总纂、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舒大刚考证,“儒藏”之说,首倡于明朝万历初年之孙羽侯,后经曹学佺、周永年诸人之重申和实践,然终因种种原因而未果。1997年,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启动《儒藏》编纂,项目先后被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大项目,中国孔子基金会重大项目等。2005年,四川大学发布《儒藏》第一批成果。
《儒藏》创新性采用“三藏二十四目”的编纂体例。三藏”即“经藏”,收以经书为主体的经注、经解、经说类文献;“史藏”,收与儒学历史有关的人物、流派、制度、书目、学校史志类文献;“论藏”,收阐发儒家理论的子学、礼教、政论、杂议类文献。“二十四目”即“经藏”所摄“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四书”“孝经”“小学”“元典”“群经”“谶纬”十一目,“史藏”所摄“孔孟史志”“学案”“碑传”“年谱”“史传”“学校史志”“礼乐”“杂史”八目,“论藏”所摄“儒家”“礼教”“政治”“性理”“杂论”五目。
同时《儒藏》还采用“影印加点校”“叙录加提要”等方式,既保留了古籍原貌,又订正了原版本的错误。每一部《儒藏》前有“大叙”,每类前有“小叙”,每书前有“提要”,用“叙录”考证学术源流,梳理学术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