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特别推出“记忆·空间·治理:城市研究的多维视野”专辑,“以学术的方式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将城市研究视为一个融合人文情怀、理论高度、实践向度等多重意蕴的复杂问题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们享受着城市化带来的繁荣与便利,也感受到城市社会的紧张与脆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付长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为更好地推进城市现代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反思中国城市化的历史经验,探讨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推出了这期“记忆·空间·治理:城市研究的多维视野”专辑,以学术的方式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
超学科的问题意识
城市研究专刊以“记忆·空间·治理”为关键词,以城市人文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等多学科视野为载体,突出跨学科、综合性研究优势,以期共同推进城市研究的前沿对话。
据付长珍介绍,专刊意在呈现两大特色:其一,超学科的问题意识。城市既是生活的空间,也是流淌的记忆;城市不仅连接着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他乡,还承载着乡愁、诗意和远方。现代城市研究不再是一个特定的、具体的学科性研究,而是一个融合人文情怀、理论高度、实践向度等多重意蕴的复杂问题域。面对现代化扩张对城市人文精神的挤压,城市研究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城市快速变迁带来了景观的巨变与历史记忆的缺失,如何维护城市文脉与集体记忆?这些问题都对城市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待跨学科、跨领域乃至跨国界的深度协同合作。
基于这种思路,专刊的“城市人文学”研究版块收录了12篇论文,从城市哲学反思、都市文学探索与城市历史记忆三重维度,凸显了城市研究的温度与厚度,丰富了城市研究的多元面向。
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张济顺的文章《大动荡年代的上海摩登》,聚焦1949年以后上海社会天翻地覆的革命改造,发现隐藏在革命背后的都市文化取向与日常生活趣味,未必都荡涤殆尽。作者从史学的视角考察王承志的《同和里》、王安忆的《启蒙时代》以及金宇澄的《繁华》三部小说呈现的若干场景,继而发现新旧上海之间不仅有断裂,而且也有延续,即使在大动荡年代,上海摩登也以隐匿的方式顽强地生存。文章认为,历史的记忆与文化惯性,与上海人急速的代际更替相伴前行,构成上海文化最基底的力量与品格。
而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教授的文章《都市文学中人性探索的两个维度》,则着力探讨都市文学的相关问题。文章认为,都市文学不是传统的“农村—城市”文学二元化中的城市文学,而是在今天国际化大都市对于人的精神的压抑下所产生的一种文艺美学,是文学对人的精神状态的表现。因此,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探讨都市文学的可能性:一个维度是,以往小说中塑造的人物都是完整的、清晰的,而大都市文化背景下人呈现的不完整形态导致了精神的破碎,作家如何塑造不完整的都市人,人们如何理解破碎的精神内在;另一个维度是,随着人精神压缩、破碎之后带来人性、家庭等伦理的危机。
多学科的研究进路
专刊意在呈现的第二大特色是:多学科的研究进路。当下城市研究已成显学,但仍然面临许多困境。城市研究不仅需要直面共性现实问题,还需应对超大城市以及“网络城市”的治理难题。专刊头条“城市治理与发展”专栏的9篇论文,围绕城市就业质量、城市社会包容、城市社区治理、社会组织治理、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网络层级、大数据技术条件下的城市治理等问题,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兼具学术性和现实性,理论反思和实践探索相互证成。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教授与刘雨婷合著的文章《40年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CNKI和CSSCI收录的论文为例》指出,城市不仅仅是各种现代化要素流动的场域,也是社会结构变迁的主体。文章通过回顾40年来中国知网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的相关论文,发现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重点关注六个方面:即城乡结构、城市消费结构、城市阶层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就业结构和城市人口结构,其中城乡结构研究是研究领域的主旋律。文章总结了40年的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大体经历的三个阶段:低速增长期、快速发展期和波动发展期,即从以“农村”为主要背景,到高度关注城乡结构,再到回归城市本身的过程。文章认为,今后的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只有具备更开阔的全球视野和更坚实的理论基础,更加聚焦城市自身的主体性,才能增强对城市社会结构的解释力,为城市社会结构转型提供多方面理论和经验的指导。
陈杰教授与郭晓欣合著的文章《城市外来劳动力市场上的农业户籍歧视程度研究》则认为:现有关于农业户籍歧视的研究主要关注了本地户籍劳动力与外来户籍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所受到的差别性工资待遇,而较少关注到城市户籍外来劳动力与农业户籍外来劳动力这两类群体间的工资差别与可能存在的歧视。文章认为:“本地劳动力与外来劳动力的可比性较差,外来劳动力之间的可比性较强;并且,农业户籍外来流动人口对同处外来人口中的不平等歧视待遇会更敏感。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显著的政策含义。”那么,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外来劳动力市场上的农业户籍歧视究竟如何?文章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利用国家人口计生委多年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运用Oaxaca Blinder模型的测算结果,最后发现:“城市外来劳动力市场上的农业户籍歧视在中国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平均而言农业户籍歧视可以解释农业户籍流动劳动力和城市户籍流动劳动力工资差别约30%-40%。另外,不同性别、年龄以及行业的农业户籍外来流动人口所受到的歧视具有差异性。进一步探索城市层面农业户籍歧视度的分布规律,还可以发现,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城市层面农业户籍歧视度会出现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特征。”文章认为,为了消除城市外来劳动力市场上的农业户籍歧视,有关方面要注重在户籍制度改革中加强对农业户籍人员应得利益的保护,要在与户籍挂钩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待遇上消除落差,同时,各个城市要根据自身不同状况和特点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
这组文章同时也体现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设栏目的特色优势。据悉,刊物常设的“城市治理”与“城市发展”专栏,已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资助。
不局限于一城一市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研究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市,而应有“群”与“带”的统筹发展理念。该专刊“城市群协同创新”专栏的5篇论文,聚焦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整合、经济增长与绿色创新,以及京津冀城市群的产业、交通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深入探讨了全球化时代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中国城市发展模式。
当前,城市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回应复杂社会现实问题和提供多维研究视角不可或缺的方法。2019年6月29日至30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了“记忆·空间·治理:城市研究的多维视野”高端论坛,本期城市研究专刊即是在此次论坛和前期征文的基础上,择优遴选部分论文结集而成。
付长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我们将依托上海全球卓越城市建设和华东师大城市研究传统优势,持续推进城市政府治理创新、城市生态治理创新、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城市文化传承以及城市人文关怀等专题研究。同时,将重点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条件下的智慧城市治理,进一步拓宽城市研究的国际视野,一如既往地为学术共同体搭建跨学科研究的对话平台,共同开拓新时代城市研究的新路向、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