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设计是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食品设计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在全球迅速崛起的事实表明人类即将迎来一场食品的革命。
11月5日,“2019光明食品设计国际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食品设计师、食品设计及食品设计教育领域的23位专家学者围绕着:“面向未来的食品设计创新与食品设计教育”的主题展开了丰富热烈的讨论。
3D打印的概念人们已经不陌生了,那么3D打印食物是什么样的?
“这是属于未来的一种食物体系,对于设计者来说,想真正实现它,就要‘dare to dream’敢于做梦。”Chloe Rutzerveld说。
丹麦哥本哈根Noma餐厅联合创始人Claus Meyer麾下有800多名员工,他坚信食物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动力。“我们致力于发掘世界范围内的本地饮食文化潜力,也参与创立了熔炉基金会,目的就是为丹麦和海外特定项目中的弱势群体提高生活品质、提供全新机遇。而且通过美食投资、烹饪书籍作品以及各类演讲,我们也激励了一代人重新发现北欧的本土产品。”
Marije Vogelzang
如何与食物互动?“设计师可以通过设计建立起人和食物之间的联系。我们也许不需要新的产品,但我们需要看待食物的新视角,那就是欣赏食物。”Marije建议,在吃东西时不能无脑地吃,要带有情感地吃。在近20年的创新实践中,她发起了一系列社会项目,如以教育和启发他人为目的的工作营;也为食品产业进行了大量创作,如设计艺术装置、策划与饮食和设计相关的展览等。
奥地利 Honey and Bunny 跨学科创意工作室创始人则在现场分享了其策划的关于“食品设计”的展览,在他们的设计里,食物成了可观、可思考的艺术品,而吃东西仿佛成为了一种行为艺术。
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和食品设计大师分别就“食品设计进行时”、“可食用的情感”、“吃饭是一种社交方式”、“农业:食品设计的核心环节”、“未来,食品,城市”、“设计与技术如何重塑我们的食物体系”、“食物 | 规则 | 设计”、“食品设计与创新”、“食品设计过程和技术的系统方法”、“意大利食品设计之路”、“食品设计,打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为崭新的全球特性设计食品教育”、“食物创新:应对全球挑战,设计可持续方案”、“创建食品新品牌的探索”、“重新定义食品消费”、“中餐业的产品创新”、“食品设计与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等20多个议题发言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还将考察中国第一所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华东师范大学光明食品设计学院在崇明的建设场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食品消费国,但中国至今仍未有现代化的食品设计甚至没有一所培养食品设计人才的专业院校,在食品设计、食品设计人才的培养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魏劭农教授说:“华东师范大学光明食品设计学院将培养各类食品相关专业研究生,聚焦食品领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专业学科,打造国际一流的食品设计专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