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 通讯员张春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如何让学生爱上思政课,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在探索中。近日,该学院借力新媒体平台,以问题为导向,以马工程教材为依据,精耕细作抓课堂教学、抓实践环节,赢得学生好评。
充分调研掌握学情 精耕教学内容
好的思政课堂必须具有针对性的备课环节、适应性的教学过程、规范性的评价体系。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兴平介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微信公众号,在授课之初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学情调研,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取向、对思政课教学各个章节的认知等关键信息。在此基础上,围绕主要教学任务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力求使用教材中让学生更感兴趣、更易于接受、更有学习获得感的教学材料。
“对比较难的知识点,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主动学,教师协助学,帮助他们理解和把握。根据学生的困惑领域进行教学设计,实施精准教学,直面学生的现实感悟和困惑,最大限度实现传道、授业、解惑,让新思想从课堂、课本,走进学生头脑。”刘兴平说。
推介师生成果 突显铸魂育人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考虑到思政课教学主体性与主导性的统一要求,鼓励教师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开辟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专栏和教师微课与教学心得专栏,鼓励推介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与教学成果。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按照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类别进行推送,如“祖国发展中的家族史汇报”“时事聚焦汇报”等主题讨论,展示学生的课堂学习风采,以此增强学生学习成就感和对祖国发展的自豪感。
“广大教师则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把学生兴趣点和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认真设计教学内容,利用微信公众号对学生优秀实践调研报告和优秀微电影作品进行集中展示推送,扩大学生学习成果的社会影响,提升学生实践课的参与度和辐射面。”刘兴平说。
刘兴平介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微信公众号还定期发布教学信息,推送主要教学计划、教学安排、考核手段、参考书目的重要教学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动态,掌握课程教学要求,从而利用微信公众号实现对学生的垂直、扁平化教学管理,实现“生有所呼,师必有应”,实现思政课显性育人与隐形育人的统一。
线上与线下结合 细作个性定制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专业涉及面广,涵盖了毛泽东思想研究、党史与党建研究、文化研究、社会学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共党史等领域。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教师专业知识面宽量大的特点,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化思想理论课知识需求,给学生带来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体验,学院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辟“微课堂”专栏,根据学生在公众号后台提出的问题,以及学情调研的数据分析,由相关研究领域的思政课教师进行专门解答,正确的政治导向、精辟的理论回答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好评。
此外,微信公众号还会在重要时间节点或重大节庆日前后,进行相关知识的推送,帮助学生了解重要时事信息,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历史的维度、理论的维度、比较的维度,帮助学生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刘兴平表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将牢记初心使命,继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把思政课打造成学生喜欢,党和人民满意的“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