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以文字记录冒热气的生活

作者:刘丹凌 2020-06-18 08: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唱响了一曲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高歌。在这段绵延的时空中,所有的创造与积淀、发展与成就,如何去认识和把握?暨南大学刘涛教授主编的系列纪实作品《时代长镜头》(经济日报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通过线条、画面、形象和话语,进行鲜活、灵动的呈现。通过这个系列,可以重返历史的厚重,重现记忆的色彩。

  这个系列图书,以普通人的视角、小人物的故事、平凡生活的琐屑,激活了新中国征程中那些值得回顾、玩味的片段。其中有默默无闻的奉献,有自强不息的奋斗,有俯下身、埋下头将双脚扎入泥土的勇气,也有昂起头、挺直胸用双手创造生活的担当。

  正如序言中所说,这是“大时代”与“小人物”遭遇的历史。历史是真真切切的人物、冒着热气儿的生活场景,是实在可感的事实在流淌的时间与延展的空间中留下的印记,其中不乏时代与命运的碰撞,理性与感性的交织。这些表面看来微不足道,实则是负重前行的小人物,丰富了历史的面庞,这些看似感性甚至断裂,实则绵密、质朴并且生动的故事,增添了记忆的温度。

  《烟火人家》中,有用脚步丈量世界、用镜头记录真相的摄影记者谭伟山,坚持医者仁心、不计前程的医生王前程,以知识撒播希望、以自身照亮稚子人生的乡村教师赖德富。《浮生掠影》中,有带着儿子北上“寻父”、大胆承包土地变身万元户的农村妇女肖玉,有徒步北川、参与汶川大地震救援行动的特种兵张开祥。《风雨路》中,有坚持宠物救助十六年如一日的苏师傅,有用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糕点师徐继操。《铺路石》中,有从不切实际的“致富梦”中苏醒、回归现实的小镇青年黄国华,有离开渔村36年仍然不断尝试和突破的廖富弟,有30年来跟随皮革市场起伏成长的黄超。《新青年》中,有不会打铜的“西关打铜工艺”传承人苏英敏,有用鼓槌敲打人生乐曲的摇滚青年阿树,有在缅甸教授中文的华裔青年张冰……他们欢喜着我们的欢喜,关切着我们的关切,向往着我们的向往。

  而一些重大主题,也在他们的梦想与追求、执着与坚守中变得清晰起来。他们的故事铺展的不仅是生活的剧场,也是社会的剧场,更是历史的剧场。我们共同的记忆和想象,也在这光影交叠和镜头闪回中,演化为时代的总括与要义。可以说,正是沉淀于这些人物、这些故事中的精神与价值,撑起了国家和民族的信仰,赋予我们回望历史的智慧、守护当下的力量和挑战未来的气魄。

  值得一提的是,《时代长镜头》的书写者是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他们怀揣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理想,将眼光投向新中国成长史中那些平凡又特殊的光点。这些光点未必是奇点和节点,却也曾因为划破长空的寂寥闪烁过、照亮过。当他们走近这些人物和故事,亦是在走近他们的父辈以及父辈的生活世界,走近他们未曾经历又必须熟知和理解的过往。

  他们的文字或许还有些稚嫩,表达或许还有些生涩,然而,他们的态度是认真的,他们的话语拒绝矫饰,尽量避免文学性上过多的“崎岖”“疏离”和“陌生”。事实上,温润的情感、细腻的感受、跳跃的思索已然浸透在他们真诚的讲述之中,让我们读者对现实的感受变得敏锐起来。

  (作者系西南大学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新闻传媒学院教授)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