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后疫情社区·融合|意大利普拉托的华人,能否“跳出”中国城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李麑 实习生 江枫 2020-06-26 04:30

来源:澎湃新闻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普拉托(Prato)是意大利中部第三大城市,距离东南面的佛罗伦萨仅25公里。过去三十多年间,它是数万名中国打工者的目的地。

 

不同于罗马、米兰,这座小城吸引华人的并非历史文化或地标景观,而是纺织业。普拉托的轻纺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2世纪,二战后它一度是整个欧洲的轻纺之都,为各国提供布料、皮革和成衣。

 

1980年代末,第一批华人抵达普拉托。他们从“打工仔”做起,缝纫、剪裁、烫衣、包装,用几年时间还清债务,攒下“第一桶金”,再盘下工厂和店面,自己做老板。至今,远赴普拉托者仍有着相似的“上升”轨迹。

 

根据普拉托市政府2019年的数据,当地有24906名华人,加上持旅游签证逾期滞留的“黑工”,当地华人约有五至六万,占当地常住人口的近四分之一。其中,来自浙江温州,特别是瑞安及文成地区的占了近六成,普拉托也被戏称为“温州城”。

 

共处一城,华人与意大利人有着微妙关系。一些人认为,Made in Italy(意大利制造)的背后,华人抢走了生意。也有人认为,某种意义上,华人“救”了普拉托,他们的工厂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2020年,新冠疫情让普拉托的华人群体与两个“震中”相连。

 

普拉托中国店铺街景   Wikimedia Commons  

 

 

新冠下的自救

 

空间形态上看,普拉托有些“分裂”。一面仍是欧洲城镇的面貌,咖啡馆、广场、慢节奏的行人。华人聚集区则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在Via Pistoiese和Via Fabio Filzi大街,满目皆是中文店招,餐馆、超市、旅行社、婚庆公司、中文学校。

 

 

1月中旬,“中国街”突然空了。路面上,红灯笼还挂着,但华人商铺大多关闭。本地人觉得奇怪,几乎全年无休的华人服装厂也停工了。

 

对于新冠疫情,华人早有警觉。先于意大利政府,他们商议起自己的防疫措施。

 

 

意大利最早通报的新冠确诊病例出现在1月底,两名中国旅客在罗马确诊。但当时除体温测量外,意大利未对入境者有明确的隔离要求。普拉托的华人圈确定了14天的隔离期,返程者需要通过微信登记自己的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和返程日期。


隔离地点也经过了一番讨论。曾有人建议,征用几间华人经营的旅馆,供入境者集中隔离观察,后被否定。如果住在旅馆,配套的清扫、送餐服务无法保证。

 

 

停产停业停课,出门戴口罩,入境者居家隔离观察,Marco Wong是普拉托第一位华人议员,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地的华人群体用的都是一些土办法,低技术门槛,但很关键。

 

Renzo Berti是托斯卡纳大区的公共卫生官员,他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表示,最初人们猜测,华人聚集的普拉托会成为疫情暴发地,但没人想到,几万人的华人圈至今零感染。2月,疫情在北部的伦巴第大区暴发。


截至6月22日,普拉托累计确诊了572名新冠病例,死亡51人。在普拉托,每10万名居民中感染者有274例,这低于意大利的平均水平,每10万人395例。

 

 

 

 

疫情期间关闭店面的华人餐馆和超市。 tvprato 

 

手停则口停的打工者

 

 

浙江丽水人周龙在普拉托生活了二十多年,他的14天隔离期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度过的。经营餐饮、红酒生意之外,他还是公益组织公羊会意大利总会的会长。

 

 

疫情期间,周龙接到了一些华工家庭的求助电话。

 

普拉托大部分的工人处于生产链条的下游,从事的工种包括缝纫、洗衣、包装等等。当地服装厂大多停工时间超过了三个月,许多工人失去收入,却仍需缴纳房租。一些刚来不久的人还欠着出国时的债务。和零工者一样,手停意味着口停。

 

 

和大部分移民一样,身在异乡者仍然通过地缘连接。普拉托的华人群体中,绝大多数并不懂意大利语,但只要在“中国城”内,他们就能生活无碍。普拉托有18个注册的华人组织,如旅意福建同乡会、意大利丽水同乡会、普拉托华人商会、温州商会等。公羊会也是其中之一。

 

 

疫情期间,除了分发口罩等防疫物资之外,他们需要救助华工家庭。


周龙回忆,第一批求助的华工家庭有18户,来自瑞安、文成、丽水等地。他们牵头,从公羊会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又从意大利本地红十字会借来了救援车辆,分批将食物送到求助者家庭。

 

 

意大利推出了一些援助政策,但无法有效覆盖移民社群。3月底,意大利政府宣布拿出4亿欧元作为食物消费券,失业者可以申领。但那些没有固定住址(如非法居住在工厂内),或受雇于非正规企业(如未注册的小作坊)的流动工人无法申领。

 

但米、面、蔬菜、肉类,这些基本物资只能解决一时之急,更大的次生危机仍在持续。疫情之下,时尚产业受到重创。普拉托的工厂面临复工危机。

 

 

一个生产型社区的复工危机


近些年,普拉托一度被称为“快时尚之都”,服装销往西班牙、德国、荷兰、法国等周边国家。但疫情下,市场尚未恢复,海外订单锐减。

通常,每年2月是普拉托的夏装生产季。疫情打乱了生产节奏。据托斯卡纳一个服装产业研究中心Confindustria Toscana Nord统计,2020年第一季度,普拉托的工业产量下降了11%,其中时装业受挫最为明显,预计第二季度降幅更大。
普拉托允许服装企业从5月4日起陆续复工,但此时复工,工厂只有两三个星期的时间倒货,等到夏季,春装开始打折。面对重启服装厂的房租、人工等成本,以及付款周期长、产品滞销,过季服装打折出售等风险,大部分经营者选择继续停产。一些华人工厂的复工时间推迟到了5月底,甚至6月。理发店、美容店等服务性行业的复工来得更晚。

 

 

疫情下,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供不应求。普拉托的服装厂找到了转机。拥有车工、剪裁工等熟练工人,一些工厂迅速“转型”,生产口罩。

 

 

浙江籍商人叶宇经营着一家时装公司,生产休闲女装,自有品牌,从设计到生产。2月中旬,伦巴第大区疫情暴发后,叶宇暂停了服装业务,改为生产一次性口罩。5月底,他还扩充了一次产量,租下新的工厂。由于当时熔喷布原料紧缺,和他一样,普拉托大部分口罩厂商生产的都是普通非医用口罩。
由于疫情紧张,普拉托当地政府对申请生产防护物资的工厂开通绿色通道,审批速度加快,迅速投入生产。

 

但成功“转型”者仍是少数,对大部分企业而言,完全复工需要面对多重难题。据普拉托新闻网报道,越来越多华人纺织厂、服装厂和餐馆老板决定停租,甚至干脆“止损”,离开普拉托回国。叶宇有些悲观,一些已经复工的企业也无法坚持到8月。

 

为减轻复工企业的资金压力,普拉托市政府允许一些企业和经营场所减免税负,那些疫情期间营业额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0%以上的经营场所和企业可以提交申请,可以将3至5月租金的30%至60%作为税收抵免。复工企业可以向政府申请2.5万欧元的补贴,当地银行也推出了面向企业的免息贷款。

 

 

但大部分申请者仍是意大利本地人。部分华人企业经营的加工厂并不正规,无法出示报税记录等证明文件。据欧联网报道,意大利政府提出了多种措施鼓励复工,但截至5月底,领到补助的申请者不足5%。普拉托的经营场所每月承担的房租价格约为每平米18欧元,服装厂的规模通常在数百至两三千平米,即便少部分企业能够出示报税单等证明文件,2.5万元的补助仍是杯水车薪。

 

叶宇解释,语言不通是一大问题,很多华人从未真正进入过本地社会。

 

 

 

 

公羊会和普拉托当地意大利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在普拉托主教堂门口准备运送捐赠的消毒水。 周龙 供图

“跳出”中国城?

三十多年来,普拉托逐渐形成了两个世界。


华人打工者的生活紧紧围绕挣钱。他们对异乡的风土民情无感,很多人没去过罗马和米兰。他们努力攒钱还清出国时欠下的债,再依靠同乡关系借贷,买设备、招员工,自己做老板。计件工资制下,没人会对加班有所怨言,累了就趴在工作台上休息一下,醒来继续。

语言之外,华人与意大利人的隔阂有着结构性原因。


实际上,最早华人盘下的“工厂”大多是意大利人的家庭作坊,楼下是生产空间,楼上则是生活区。

二战后直至1980年代,这种小规模、专门化的家庭作坊在普拉托大量存在,一度为阿玛尼(Armani)、范思哲(Versace)等奢侈品牌提供面料。小型家庭作坊能在不断变化的时尚潮流中快速“掉头”,及时调整。


但随着全球化推进,制造业转向了生产成本更低的东亚地区,那里有更低廉的劳动力和租金,以及更优惠的税收政策。普拉托的手工作坊经历了一波失业潮,华人到来后,一些小型服装厂主干脆将作坊租给华人,成了“包租公”。

 

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华人工厂主也发展出了独立的生产空间。普拉托有4800多家服装企业,其中3000多家由华人经营。如今,在城郊的Iolo、Travola工业区,以及城市西南部的Macrolotto 0区和1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快时尚服装产业链。


生产生活空间混杂的家庭作坊模式一度让普拉托的纺织业走向繁荣,但存在安全隐患。2013年底,一间华人成衣厂发生火灾,7名华工丧生。

一些意大利同行认为,华人抄袭设计,拉低了“意大利制造”的标准。一些本土文化保护者甚至一度提出,手工制品不仅应该Made in Italy(产自意大利),更应该Made by Italian(意大利人制作)。

 

习惯了8小时工作制的意大利人也无法理解华人作坊里的超时工作,认为这是虐待劳工。再加上一些工厂非法雇用“黑工”,也引发当地人不满。
但一些华人工厂也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叶宇就经营着自己的品牌,雇用意大利本地的设计师和工人。

 

 

 

\

6月初,公羊会对普拉托的学校免费消毒。周龙 供图

2011年,NHK拍摄的纪录片《意大利品牌中国人造:在时尚之都经商的华人》中提到,很多华人试图“跳出”中国城。

 

疫情期间,周龙不再想“自扫门前雪”,想为普拉托做点事情。公羊会意大利总会向普拉托市政府提出申请,工厂主有消毒设备,可以为学校、政府部门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最终获批。经当地教育部门批准,公羊会于6月初开始为普拉托的60多间学校免费消毒。

 

 

周龙表示,虽然意大利本地历来有公益传统,但疫情之前,专注的华人打工者鲜有时间和精力参与义工。疫情期间,一些华人家庭接受了公羊会等机构的帮助,也成为志愿者,参与了公羊会的公益消毒行动。

 

谈及未来,叶宇却有些悲观。近些年意大利右翼政党鼓吹排外,敌视移民。


6月11日,普拉托税警突击检查了28家华人口罩工厂。13名代工厂企业主因涉嫌雇用非法移民、非法转包、剥削劳工而被捕。其中一间华人企业此前曾日产10万只口罩,供应给托斯卡纳大区的医护人员,当地媒体称,这是服装企业的一次成功转身。然而,该工厂也被查抄,工厂主面临起诉。

而在意大利疫情大规模暴发前的2月下旬,普拉托当地的一些华人餐馆也曾与意大利学校的配餐机构交流,希望配送的学生餐可以增加中国菜。


“我们希望融入,希望他们能对我们有不一样的看法。”

(应受访者要求,叶宇为化名)

 


关于“后疫情社区”

2019年,“社区更新观察团”走进上海5个社区,听社区实践者分享在地经验,与关注社区议题的人,一起漫步、观察和讨论。2020年,社区成为了抗击疫情的一线,后疫情社区将有哪些变化?社区治理会有哪些转向?我们将在“融合”、“治理”和“数据”三个主题下,继续观察,探讨社区的未来。

 

后疫情社区第一场讨论会,欢迎届时观看直播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