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入秋之后美国怎么复课?混合、旋转而流动的新常态教育

作者:南桥 2020-06-26 04:30

来源:澎湃新闻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夏至了,复课还会远吗?美国的疫情至今未有缓解,甚至在六月中旬,多州出现上升趋势。但不少学校,包括我比较熟悉的附近三所大学和我女儿的大学,都决定秋季恢复面对面上课。如果一直不复学,有的学校可能会面临招生困难,尤其是依赖国际学生的学校。如果都在家上网课,没有出门、出国的体验,那还去这些学校干什么?学生不如就就近上学了。美国高校的外国学生比例还不算太高,澳洲、新西兰、英国的一些严重依赖国外学生的学校,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

 

只是疫情何时结束,疫苗和药物何时能出来尚不明朗,人类也可能和新冠病毒长期并存。如果疫情未有效改观,一切照旧会有很大风险。例如,一些几百个人的公共大课,人群过于集中,会致使疫情回升。这个前提下,复课之后如何上课,又成了新的问题。美国学校在考虑如何有效地将线上线下结合起来,进入混合教学的时代。

 

美国防疫的专家福奇预测,秋季可能出现疫情的新高峰。根据此预测,加州州立大学决定全部改上网课,只留下部分实验类课程面对面教学。现在还有的学校是更改学期。过去大学一般是8月底上学,10月有个秋假,11月感恩节放假,然后再回来,圣诞节再放假。几个小长假,是依据农业时代的节律,安排学校的日程,比如秋假一般是针对秋收,这在知识经济的年代早已过时,只是无端地折腾了学生,让他们在家校间来回奔波。于是众多学校在开展“秋收起义”,让学生七月份回到学校,学期中间取消秋假,学期或者直接在感恩节结束,或者用感恩节和圣诞节之间的时间开展网上教学或是期末考试。也有学校开始整个调整学期,让人群分散化,比如欧柏林(Oberlin College),将过去的两个大学期(春季、秋季),拆分成三个学期(春季、夏季、秋季),学生分别在不同学期来上课,每个学生单独一个宿舍,这样可以减少一些校园人口密度,减少感染的可能。

 

决定复课的学校,只要疫情不结束,都会增加混合教学。纯粹面对面授课,和纯粹网课,都有各自的痛点,教育界对于混合教育向来寄予厚望,只不过总是缺少大规模的实验。在逐步返校后,我们会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网课,转向最大规模的混合教学。除了疫情之外,很多老师也在网课实践中练了兵,尝到了网课某些手段的甜头,会自觉地继续使用一些线上教学的手段。

 

那么混合教学到底是什么?混合式教学的成型和定义都很少有定论,名称也不一致,有混合教学(blended learning),有复合教学(hybrid learning),也有翻转课堂(flipped learning)等诸多说法。教育技术公司Dreambox给出过六种模式(https://www.dreambox.com/blog/6-models-blended-learning),值得参考:

 

●面对面驱动模式(Face-to-Face Driver Model):主要是服务于面对面教学,对其拾遗补缺,比如给进度慢的学生一些在线补充学习的机会。

 

●线上线下轮换模式(Rotation Model):学生按照固定日程,在线上、线下不同的“工作站”中轮换,在中小学使用比较多。大学有的学校使用翻转学堂,也会使用这种模式,比如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的课,可能星期一、星期三线下上,星期五线上完成。

 

●自主学习模式(Flex model):大部分教学在线上完成,比如在计算机房,但是老师在机房出现,可以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网络加实验模型(Online lab model):课程完全在线上完成,但是实验的部分前往有专人指导的实验室或者机房。

 

●自主混合模型(Self-blend model):学生在自己学校选课,但是也有的课程学校不开,他们会自己去选,或是组队组团自学。

 

●网课驱动模型(Online driver model):这和面对面教学驱动模式相反,是以为网络学习为主,需要混入线下的部分,学生或者老师都可以发起线下的会面。这些会面,主要是为了帮助、辅导、答疑等。

 

混合教学,会成为疫情下秋季学期的主流教学模式。也会成为疫情之后的新常态:它总是试图优化组合资源,这将成为教育创新的富矿。通常来说,在网课阶段练了兵的人,教学方法多多少少会有些改变,会将网课的一些做法,融入到平常的教学当中,不会百分百回到过去的教学方法。结合上述模式,和我自己的体验,我觉得接下来的混合会进入如下态势:

 

线上加线下的混合:例如,可能如下内容转入线上:学生可重复使用,经常参考的课程说明、课程大纲、日程表;阅读材料和课程讲义;不需要过多互动的讲座视频;课堂之前、之后开展的讨论;低风险的小测验,尤其是可以多次重复,可开卷完成的小测验;成绩发布;和学生在线的沟通和反馈。适合线下课堂完成的内容包括:互动比较强的讲座;需要示范讲解的课程内容;需要动手和老师指导的实验课;小组作业;角色扮演;其他适合当面完成的互动活动;需要学生演练,老师指导的教学任务,尤其是体育、舞蹈、音乐等。总之,让机器做机器擅长的事,让老师做老师擅长的事。

 

学校和社区的混合:另外一种常见的混合教学方式,是校内校外混合的体验式学习模式。学习护理、师范、理疗、医学等专业的学生,都需要有一定时间,在校外实习、实践、考察、和专业人员伴学(shadowing)等等。有的学校甚至还有一部分海外游学、短期服务式学习的体验。这都拓展了基于本地学校、本地课堂的教学,让教育如有源头之活水。如果受疫情影响,部分学生不能返校,参加面对面的学习,则这种校外资源的利用更为必要。过去网络教育中,说到学生的互动和社区意识,大家都说师生互动(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和生生互动(student-student interaction)。现在应该加入一个新的维度,生区互动(student-community interaction)。

 

本校和外校的混合:另外,还有一种混合的趋势,是临近学校可以基于学区、地区,变成集群化的学校,让学生在不同学校各取所需。我儿子现在上一所高中,名叫ATEMS,附近还有其他两所高中,一为艾比林高中(AHS),一为库柏高中(CHS),我儿子上午在ATEMS上一些课,中午随校车去AHS上英文、网球、音乐。放学后,有时候还去CHS去排练中提琴,等于他一天上三所高中。这在有着校车接送的美国学区,相当普遍。

 

还有一种有趣的校内和校外的学习,是学生在本校完成大部分课程,但是少部分课程在附近大学上,获得高中、大学双学分。厉害一点的学生,高中毕业,差不多也获得了专科文凭(associate degree)。比如我儿子在附近的一所大学,修他们网上的课程。作为高中生,他无需支付学费,作为预备的大学生,他积攒了一点学分。

 

教学加自学的混合:如今,学校常见的模式,是老师教,学生学。未来会有更混合的形态,例如学生可以按照网课去学,老师在边上指导。今日我看到一种说法,疫情暴露了一种学习的“巨婴”,有的学生离开了老师,就没法学习,白白辜负了这个资源过剩的时代。我两个小孩上的都是同样的、规模不怎么大的高中,共同的问题是可选的课程少,比如一些大学的AP课程,学校开不出来。我女儿和她好友萨凡纳,我儿子和他的好友克劳德,自己结伴自学这些AP课程。我女儿的几门自学的课程,包括心理学、环境科学,成绩居然比老师教的成绩更好,这是个足以让人怀疑人生的发现:为什么没有老师教的自学,反而考得更好?只要学生肯学,内在驱动自己,结伴开心学习,效果真的不错。

 

同步加异步的混合:同步,也称共时学习,是指学习者和老师同时在线的学习体验。异步,也称非共时学习,是大家可以利用各自的时间,灵活掌握学习进度。例如录播就是异步,而直播是同步。二者现在也可以结合起来,比如直播的课程直接录下来,变成事后可以观看的录播教学。同样,实现录制的视频,在固定时间播放,属录播的直播化。

 

那么什么学习适合同步,什么适合异步呢?可汗学院的创始人可汗认为,混合教学是机械学习(rote learning)和创意学习(creative learning)的结合,他建议将机械的学习转到线上异步开展。而线下时间则去同步完成更需要创意的任务。也有一些任务,未必多创意,比如外语学习中的角色扮演和操练,互动性强,也更适合在一起同步学习。虽然同步、异步源自网课,在线上线下的混合中,也一样可以实施。

 

移动和桌面设备的混合:美国的网络教育始于电脑,中国的移动教育,可能在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上更多一些。不同设备各有所长。十几年前,智能手机刚刚兴起时,移动学习一度概念火热。但在美国,给学生全面要求甚至发放智能手机的做法并未延续很久,随之而来的是“自带设备”(Bring Your Own Devices,简称BYOD)的概念,它冲击了方兴未艾的移动学习,使之失去了更多关注。在BYOD的思路之下,有的学生用电脑,有的用平板,有的用安卓手机,有的用苹果手机。与之相应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怎样?我曾经在Educause等媒体提出过“流动的学习”(fluid learning)的说法,就是希望教学的设计应该单元化、颗粒化、普适化,当时并未引起更多关注。但是近日,又有人重提到我这个概念,希望能重提如何让学习在不同设备之间的“流动”。而fluid这个表达“液态”“流动”的概念,重新被人多次提起,用以描述必须随机变化的秋季学习。

 

混合教学无定法,一变俱变,很像旋转的指尖陀螺

 

 

以上各种混合模式让我们看到,混合教学无定法,无非是我常说的教学方法(methods)、教学介质(medium)和教学内容(message)三者的有机结合,一变俱变,很像旋转的指尖陀螺。在这样的情况下,翻转课堂的模式,非此即彼,则显得有些呆板。考虑到三个M,应该说混合的教学是旋转的,它也会是流动的,可能不变的只是教学目标。但是其他方面变化多了,教学目标也会变。例如,网课实验中暴露出来的学生时间管理、学习自律问题,也会成为未来学习中需要去操练的技能。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