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有如雕塑。
从顽石到艺术品,我们需要方法,也需要能工巧匠。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我们不满足于揭示是什么,我们也要解释为什么,因此,我们需要因果推断的方法;我们不满足于抽样,我们也要全集,因此,我们需要机器学习的方法;我们不满足于看到节点,我们也要看到关联,因此,我们需要复杂网络的方法……。方法,让科学成为科学,让艺术成为艺术。如果你手上有块顽石,欢迎来到我们的研究方法系列讲座,这里有方法,也有能工巧匠。
我们不一样。
一,方法在故事中。讲座以已发表的精彩研究为基础,为每一种方法提供故事场景。二,不止是方法。资深者引领方向,青年人精雕细琢。三,明确的问题导向。无论是为了服务国家战略,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还是为了探索内心世界,问题是所有研究的基础,问题是方法的开始。
方法的夏天,精彩将至。
2020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迎来百年华诞。从1920年韦棣华女士设立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1929年组建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到1953年合并成为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1984年建立图书情报学院,到2000年更名为信息管理学院,在一百年的光荣历程中,从筚路蓝缕的探路者演变为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出版发行学、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重镇,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学科影响力与日俱增,深为学界所瞩目。本系列讲座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百年院庆活动”之一。衷心祝贺学院百年华诞!
第一讲 马费成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2020/07/02 (周四)19:00-21:00
实证研究的应用及拓展
介绍实证研究的内涵、特征、发展历程,特别分析其在社会科学尤其是管理类学科中的应用、存在的局限及带来的启示,指出实证研究在大数据环境下的拓展及范式变化。
马费成,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图书情报与文献学评审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评审组成员,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曾任国际信息系统学会(AIS)中国分会(CNAIS)副主席。主要从事情报学理论方法、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与数字经济、数据分析与知识网络等领域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和常规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重大专项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获得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国家教学名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等称号;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科技进步奖等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20余项。
第二讲 吴令飞
匹兹堡大学助理教授
2020/07/06 (周一)19:00-21:00
词嵌入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大团队与小团队所产生的科技创新是否不同?
[研究方法] 词嵌入模型(word2vec)与固定效应模型
[研究问题与发现] 大型团队的增长和小团队的消失是当今科学普遍趋势。我们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团队与小团队所产生的科技创新是否不同?我们分析了1954年至2014年期间超过6500万篇论文,专利和软件产品,并证明了在此期间,较小的团队有更大概率否定现有科技和孕育出新一代颠覆性科技,而较大的团队则倾向于肯定和发展现有技术。大型团队倾向于追逐流行趋势,后果是它们工作会更快得到引用,平均得到更多引用。小团队倾向于深挖更久以前的思想,后果是对它们工作的引用也来得更迟,平均更少,但是有更大概率变成“引用睡美人”。这些结果表明,大型和小型团队对于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生态至关重要,我们建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科学政策应旨在支持多样化的团队规模。我们在研究中使用了词嵌入模型来建模论文主题,并纳入回归做控制变量,以观察是否团队规模对颠覆创新程度的影响与论文内容无关。
[论文出处]Wu, L., Wang, D., & Evans, J. A. (2019). Large teams develop and small teams disrup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ure, 566(7744), 378-382.
吴令飞,匹兹堡大学助理教授。2013获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5年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行为、制度与环境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至2019年在芝加哥大学的知识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复杂系统研究2015年会议“计算社会科学”(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分会与“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分会的组织委员会成员。主要研究兴趣是团队合作与知识的生产,运用包括Web of Science, U.S. patents, Stack Exchange及GitHub数学模型和机器学习技术分析集体知识生产系统。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Physical Review E等期刊上,并被New Scientist和Science Daily等科学杂志介绍。
第三讲 李江
南京大学教授
2020/07/09 (周四)19:00-21:00
因果推断之倾向值匹配与双重差分:回国后,科研人员的业绩更好吗?
[研究方法] 倾向值匹配与双重差分
[研究问题与发现] 基于ORCID平台中有中国工作经历的科研人员的简历,以及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收录的他们的期刊论文,我们发现,到中国之后,科研人员的发文量显著提升了。那么,发文量的提升是中国的人才政策产生的结果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倾向值匹配的方法,为每一个有中国工作经历的科研人员“匹配”一个或多个具有相同学科领域、相近学术年龄、相似海外经历,且有到中国来工作的“倾向”但并未到中国来工作的科研人员,然后用“双重差分”发现:相比而言,到中国工作的科研人员的发文量的提升更高。进而我们得出结论:中国的人才政策确实促进了发文量的提升。
[论文出处] Zhao, Z., Bu, Y., Kang, L., Min, C., Bian, Y., Tang, L., & Li, J. (2020).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sts’ mobility to/from China and their research performance.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14(2), 101037.
李江,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兼任教授。从事科学计量、网络计量与政策计量研究,具体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开放科学数据的科学家流动、海归归海、合作模式、开放同行评议、科学家职业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学科交叉测度等。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Informetrics、Scientometrics等SSCI/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担任Scientometrics、Journal of Informetrics、《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等期刊编委。
第四讲 王洋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2020/07/13 (周一)19:00-21:00
因果推断之断点回归:早期失败对科研人员学术生涯有什么影响?
[研究方法] 断点回归
[研究问题与发现] 失败是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但是关于失败对科研人员学术生涯影响的研究比较少见。本文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项目申请、Web of Science、PubMed等大规模数据库,关注恰好获得资助(narrow wins)和恰巧失败(near misses)的项目申请人,探讨两者在此次项目申请后十年内的学术表现。研究发现,科研人员的早期失败会增加其离开学术界的概率;但是对于那些留下来的早期失败者,其后续的学术表现显著高于获得资助的申请人。本文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机制分析,发现筛选效应(screening mechanism)无法完全解释发现的结果。总结来说,我们利用断点回归的方法,估计科研人员早期失败对其后续学术产出的因果影响,发现失败对后续的成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印证了尼采的名言“那些杀不死我们的,使我们更强大”。
[论文出处] Wang, Y., Jones, B. F., & Wang, D. (2019). Early-career setback and future career impact.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 4331.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12189-3
王洋,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研究领域包括复杂系统、网络科学、数据科学、科技政策与创新等交叉学科。具体研究方向为:计算社会科学、科学学、社会网络基本理论及数学模型、复杂系统在公共管理、气候变化及科技政策中的应用。已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包括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顶级期刊,研究成果被国内外数十家媒体报道,包括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哈佛商业评论、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
第五讲 李月琳
南开大学教授
2020/07/16 (周四)19:00-21:00
案例研究:战略规划人员如何搜寻信息?
[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参与观察、日记、深度访谈、开放编码
[研究问题与发现] 工作场景中的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是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公司中的战略规划人员的信息搜寻行为更是研究的盲点。本研究针对这一用户群体,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面对不同的工作任务类型,战略规划人员如何搜寻信息?(2)在不同的工作阶段,战略规划人员如何搜寻信息?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的途径,选取一家知名上市公司的战略规划部,作者之一以实习生参与到战略规划部的日常工作中,并获准开展研究,通过参与观察、日记、深度访谈、申请使用项目报告等方式收集数据,通过开放编码分析数据,识别关键概念和要素,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工作类型、工作阶段和战略规划人员的工作角色或职位影响了他们的信息需求、资源选择和搜寻过程;任务复杂性、任务熟悉程度和任务目标是最重要的任务属性并对用户的信息搜寻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工作角色决定了多大程度上他们可以获取公司的信息;内部信息通常被优先使用,外部信息具有同等重要性;社交媒体已成为重要的信息获取、传播和分享的渠道;工作坊是最终报告形成的重要途径;面对面讨论和信息交互在新战略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论文出处] Li, Y., Li, Y., Pan, Y., & Han, H. (2019). Work-task types, stages, and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of strategic planner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75(1), 2-23.
李月琳,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美国罗格斯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南开大学国际学术交流处处长、信息资源管理系系主任。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IP&M)副主编,国内外多家核心期刊编委。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信息行为、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信息系统评估、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等。在JASIST、IP&M、Journal of Documentation、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中英文著作3部、项目10余项。
第六讲 梁兴堃
北京大学助理教授
2020/07/20 (周一)19:00-21:00
理论构建方法之扎根理论:我国人文学者是如何参与数字人文的?
[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与案例研究
[研究问题与发现] 数字人文的发展已经对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式产生了影响。而现有的研究多数聚焦信息技术及其如何与人文学科的结合,却鲜有文献关注数字人文重要参与主体——人文学者——的信息行为。因此,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是人文学者如何参与数字人文研究。通过对11位典型的人文学者的案例研究,综合运用质性分析方法,归纳出影响人文学者参与数字人文的主范畴,在此基础上最终构建了用于解释中国学者参与数字人文的相关理论。研究发现:人文学者参与数字人文的动机是二元的,包括主动动机和被动动机。在二元动机的共同作用下,人文学者参与数字人文产生了阶段性的信息需求和参与行为,进而演化出三种参与路径。每种参与路径的产生有其发展条件和影响因素,并且可分解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对应着各自的要素特征。因此,人文学者参与数字人文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并包含了一系列变化及条件的复杂过程。
[论文出处] 董舞艺,梁兴堃.中国人文学者参与数字人文动机的二元结构及行为路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45(04):86-103.
梁兴堃,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助理教授、研究员。2012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获管理学学士学位和经济学第二学士学位,同年进入剑桥大学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201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组织管理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等。参与欧盟第七框架项目、中国社科基金项目、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项目六项。擅长质性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发表于Research Policy、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国图书馆学报》等国内外期刊。
第七讲 姜婷婷
武汉大学教授
2020/07/23 (周四)19:00-21:00
关键事件日记法:视觉刺激物特征如何触发信息偶遇行为?
[研究方法] 日记法、关键事件技术、二次数据分析法、主题分析法
[研究问题与发现] 信息偶遇始于人们对外界刺激物的注意,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人们与偶遇到的信息可能发生不同的交互,但是现有研究尚未触及刺激物的作用机制。微博平台上的图片、视频十分丰富,为信息偶遇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这些视觉刺激物比文字刺激物更加能够促进信息处理、感官体验。那么,在由视觉刺激物触发的信息偶遇过程中,用户如何与偶遇到的微博进行交互和视觉刺激物特征是否存在关系?我们利用自己在前期研究中创建的关键事件日记法对此问题展开分析。该方法的创建是为了解决访谈法在数据采集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升真实信息偶遇事件的采集效率以及事件描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方法创建过程为:从以往的信息偶遇文献中抽取了340条偶遇事件描述作为二次数据并对其开展主题分析,构建了信息偶遇经历描述通用框架,在此基础上创建关键事件日记法。我们以新浪微博为背景,利用该方法采集了189个有效的相关事件,结合内容分析和统计分析发现:不包括任何文字、易理解或幽默性高的视觉刺激物更有可能促使用户与偶遇到的微博发生捕获、分享等深度交互。这为各类微博博主吸引用户注意、增强与用户的互动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论文出处]
[1] Jiang, T., Fu, S., & Song, E. (2020). Toward a description framework of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experience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76(4), 807-827.
[2] Jiang, T., Guo, Q., Xu, Y., & Fu, S. (2019). A diary study of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triggered by visual stimuli on micro-blogging service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56(1), 29-42.
姜婷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科学系副主任、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信息行为与数据挖掘实验室主任、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编委。研究领域包括信息行为(信息搜寻、偶遇、规避行为)、用户心理、数据分析法、信息可视化等,已在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Journal of Informetrics、Journal of Documentation、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Aslib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40余篇,受邀在iConference、ASIS&T Annual Meeting等重要国际会议上报告学术成果,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另主编、参编学术著作各1部,出版译著3部。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及其他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骨干成员,曾获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情报科学创新团队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武汉大学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等奖项。
第八讲 曾安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2020/07/27(周一)19:00-21:00
复杂网络:科学家的研究兴趣频繁变化对发文和被引有什么影响?
[研究方法] 复杂网络的社团划分算法
[研究问题与发现] 科学研究的本质行为是科学问题的挑选和解决,具体表现为科学家研究兴趣在不同科学问题间的迁移。因此,理解科学家行为模式的核心之一是挖掘科学家研究兴趣的迁移动力学。对于一个科学家所发表的文献,我们通过这些文献的共引情况(即有共同参考文献)来建立他所发表文章之间的相互关联。在构建完一个科学家的文章关联网络后,我们对网络进行社团划分,从而通过社团对应其主要研究领域。我们发现,在过去近百年的时间里,一个科学家可以从事的话题数量是非常稳定的,一般也就是3-5个。但是,过去的科学家在其职业生涯早期都是比较专注的,而当今科学工作者都倾向同时开展几个话题的研究。如果一个科学家在职业生涯早期频繁转换话题,他的产出量会比较低。反过来,如果后期更多地转换话题则会带来更多的产出量。但在整个生涯内科学家话题转换的频率和平均引用率都是呈负相关关系。
[论文出处] Zeng, A., Shen, Z., Zhou, J., Fan, Y., Di, Z., Wang, Y., ... & Havlin, S. (2019). Increasing trend of scientists to switch between top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 3439.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11401-8
曾安,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于2014年获得瑞士弗里堡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同年在弗里堡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复杂性科学,网络科学和信息物理等领域,其中以网络上的同步过程,网络鲁棒性,空间网络及网络信息过滤为主要研究问题。已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发表期刊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 Physics Reports、Physics Review E、Journal of Informetrics等国际期刊,总引用1400余次。
扫码进入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