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平安经》再次敲响“底线”警钟

作者:胡一峰 2020-08-03 12: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这几天,“《平安经》事件”持续刷屏。这样一本通篇“×××平安”的文字堆砌,竟然出成了书,而且还受到一些人的赞誉,真叫人大跌眼镜、匪夷所思,一时间舆论哗然。有关部门积极回应舆论,迅速对此事作了调查,当事人也作了检讨并受到了惩处。在网上,“《平安经》事件”已成网友口中的一个“大瓜”,或许还会变成一个“梗”,而更重要的是,它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平安经》事件”值得反思之处很多。笔者以为,敬畏和恪守底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满纸小学水平的造句,连缀起来竟然成了一篇文章,这些文章堆积起来竟然又成了一本书,这无疑践踏了“文章”“文学”和“书”的底线。古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前三句如儿童数数,最后一句却化腐朽为神奇。这首诗通读下来虽不算多么高明,但机灵劲儿里也透出一些情趣。从网上曝出的篇章来看,《平安经》并无这样的点睛之笔,有的只是枯燥乏味的短语、句子的无意义重复。当然,有些当代艺术作品也以无意义的音节、色彩、线条、文字或类似于文字的符号组合创作而成,但是,这些作品之所以被承认为艺术品甚至写入艺术史,乃是因为其无意义的外表下潜藏着某种颠覆性的意义,只是此种颠覆性的意义无法在现有艺术话语体系内得到准确的理解和表达,故而创作者只好给作品穿上了无意义的外衣,入艺术之室而操其戈,反而形成了新的美学形式和思想启迪,甚至给艺术史带来了突破。但《平安经》显然缺乏这样的思想内涵,因而没有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也就没有资格摆上当代艺术的展台。

  而这样一部“书”竟然成功出版问世,显然又践踏了出版的底线。虽然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达,人们对出版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数字出版、网络出版等新出版形态的兴起,使原先白纸黑字的传统出版所具有的神圣感多少有些降低。但即便如此,出版依然是一项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有理可辩的严肃的文化事业。如果出版者连“平安经”是否达到了出版的标准都无法辨别,或者能够辨别却故意“放水”,那么,出版底线自然岌岌可危了。再者,根据新闻报道,《平安经》的作者是一位政府官员,身居重要部门,级别、学历和职称还都不低。如果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深入思考、认真钻研,特别是结合自己工作的行业、领域,进行学术研究或文学创作,撰写诗文,陶冶情操,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搞出一本打着“平安”幌子的“歪经”,还大言不惭地印刷出版,据说还定价不菲,这就践踏了公职人员应恪守的法纪和道德底线。

  底线看似基础,实则关键。其实,它是关于事物本质的某种规定性,因而如一道堤防,挡住那些造成破坏和颠覆的东西,使事物得以保持质的稳定性,并沿着正确的方向演变。冯骥才先生曾把底线比作“江河的水线”,他说,“底线是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人人守住底线,社会才有文明可言。如果底线失守,“大家就一起陷在烂泥里,我们连自己是脏是净是谁也不知道了”。可见,只有守住文章、文学、艺术的底线,文化艺术才能纯洁和繁荣;只有守住出版的底线,文明才能赓续和进步;只有守住权力的底线,社会良知才能稳固,社会风气才能清朗,也才能真正保一方“平安”。近年来,大谈“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的“奇葩论文”,以及“废话”写作、下半身写作、“口语加上回车键”的“诗歌”写作等击穿底线的文化事件时有所见,这次《平安经》出版问世,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底线的警钟,提醒人们恪守文艺、文化和文明的底线,心有所守,正道直行。

  (作者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主任)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