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详情页

坐堂审案:英国法官的职业生活

2021-03-01 14:57

所属学科:全部学科

分享:

收藏:

书名:《坐堂审案:英国法官的职业生活》

作者:〔英〕佩妮·达比希尔(Penny Darbyshire)著

译者:韩永强

出版时间:2018年7月

作者通过直接、亲身观察英国各级法官的工作(77位各级法官作为核心研究样本,作者对每人至少观察四天,在这四天里作者跟他们一起坐堂审案、吃饭、沟通交流等等,对个别法官甚至以流水账的方式逐日、逐小时介绍他们的工作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跟核心样本法官外的法官也有接触和交流),以引人入胜和极富有启迪性的方式研究了英国境内(主要是英格兰和威尔士)法官的实际工作方式,展现了法官们的日常工作情况,他们的遭遇、压力与紧张,以及他们对其职责的态度及其应对司法职责的方式;也展现了英国司法界存在的令人担忧的一些问题。

中文版推荐序言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院长 季卫东

要真正理解实践中的法律,必须对司法行为,特别是法官的工作方式和内在动机进行直接观察和实证分析。但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审判独立原则和法院权威指向酿成了某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孤高氛围,把判断者与外部社会区隔成不同的世界。少数法官出身的学者,例如美国现实主义法学的旗手杰罗姆·弗兰克、法国司法高等研究院的专家安托万·加拉邦,虽然曾经触及司法行为的深层问题,但都语焉不详,也缺乏充分的经验素材作为佐证。在这样的不毛之地,佩妮·达比希尔教授的著作《坐堂审案——英国法官的职业生活》于2011年横空出世,顿时引起一片惊艳之声。
不久前,在法社会学协会的年会上,我曾经与本书作者有一面之缘。当时我在心里暗暗感叹,那小鸟依人般轻盈的身影里竟然蕴藏着如此强大的学术力量,竟能成就这项可谓前无古人,可能也后乏来者的伟业!达比希尔教授的确堪称奇女子,她从1971年就开始像观察花鸟虫鱼那样,长时间地、近距离地、专心致志地观察那些被视为“古板的白种老男人”的法官们的言行举止。近些年,她又通过对法院日常生活的参与式调查以及对几十位法官的深度访谈,揭开了英国法院内部各种角色及其精神活动的神秘面纱。
这本书的内容涉及法官的自我认知和社会形象、出身背景、入职门槛、职业构成、家庭生活圈和社交关系网、各种类型审判工作的案件负荷、法官与律师以及陪审团之间的互动、巡回办案和上诉审、法院餐厅里的花絮等。作者描绘的英国法院众生态,有具体情节,有心理刻画,比小说还要引人入胜,同时始终保持了学者的客观性、平衡感和精确度,得到了作为研究对象的法官本人以及法学界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韩永强博士在英国留学期间就关注到这本难得的法社会学著作,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工作、研究期间利用业余时间精心将其翻译成中文,几经修改锤炼,译稿即将付梓,他希望我也能为他这本译书作序。对我来说,无论从专业兴趣的角度,还是从校友感情的角度来说,写这个序都是义不容辞的。何况中国的司法员额制和责任制等改革举措正在全面铺开,部分地区法官辞职问题也已经成为舆论热点,这本关于法官职业生涯和司法行为的专著理应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因而我也认为有必要向读者郑重推荐。
通过达比希尔教授的精彩作品,中国法官也许能在英式法袍和假发的背后找到某些同病相怜之处,有关当局也许能为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找到活生生的参考材料或者解决人性难题的灵感。我更寄希望于中国的青年一代法社会学研究者,但愿他们能借鉴这本书的调查方法和写作技巧,为身处大变局之中的法官们描绘出一幅幅等身大的、栩栩如生的审案肖像,进而全面记述多层多样的司法行为以及适当限制裁量权的机制。

写于2016年8月4日沪上雷雨之际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