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信息】
书名:《世界一流大学在中国:理想与现实》
著者: 吴 伟 徐贤春 延立军
出版时间:2022年8月
书号: ISBN 978-7-313-27125-9
定价: 78.00元
【内容简介】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的全球性浪潮,其中尤以中国的投入力度最大、建设成效最为突出。从国际比较、历史回溯、现实审视等三个视角,立足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本书尝试展现和讨论中国世界大学建设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包括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内涵与外延的关系、现实与未来的关系等。总体来看,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破解影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上仍面临瓶颈,如以传统学科为基本单元的资源配置机制对跨学科研究的制约。本书可以为高等教育研究者、院校和政府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同时为关心一流大学建设的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素材和观察视角,也可以用做高等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生的研读资料。
【作者简介】
吴伟,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科教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工商管理学科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科技政策、高等教育管理、院校发展等方面的学术研究。2013年取得博士学位以来,在学科建设、工程教育、成果转化、科技政策、大学排名等相关主题领域发表CSSCI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4部(含合著),主持国家自然资金、浙江省自然基金以及教育部、浙江省、浙江大学等委托项目10多项,撰写报送部委咨询报告、浙江大学政策研究报告数十篇,以及公众号文章、报纸文章等数十篇。
【目录】
第一篇 动议与梦想
绪论: 奋力冲击世界一流
一、 一流建设的风生水起
(一) 以重点学科为核心,打造“先锋部队”
(二) 以创新平台为抓手,打造“精锐部队”
(三) 以内涵发展为导向,打造“全能冠军”
二、 被激发的一流热情
(一) 地方一流浪潮迭起
(二) 体制外“一流”再造
(三) 创造知识还是“发展”冲动
三、 冲击世界一流的中国道路
四、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风靡全球的一流大学建设动议
一、 一流的线性演进
二、 一流的强势推动
(一) 德国“卓越计划”
(二) 法国“卓越大学计划”
(三) 日本“全球顶尖大学项目”
(四) 韩国“21世纪智慧韩国工程项目”
(五) 新加坡新型大学建设
(六) 俄罗斯“5-100计划”
三、 共通的实施逻辑
(一) 政府支持的巨大作用
(二) 对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视
(三) 与资源分配联动的动态评估
第二章 长久以来的一流梦想
一、 一流起源: 新中国成立之前向西方看齐
二、 一流萌发: 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重点建设
(一) 政策提出与实施过程
(二) 政策特点与实施成效
三、 一流深化:“211工程”和“985工程”
(一) 政策提出与实施过程
(二) 政策特点与实施成效
四、 一流升级:“双一流”建设
(一) 政策提出与实施过程
(二) 政策特点与实施成效
五、 一流的传承与演进
(一) 追求一流的政策传承与演进
(二) 新阶段、新问题与新使命
第二篇 改革与发展
第三章 一流探索中的学科交叉会聚
一、 办大学就是办学科: 功过是非
二、 明显趋势: 从跨学科到学科会聚
(一) 从学科群到学科会聚
(二) 从学科会聚到会聚型学科
(三) 学科会聚与跨界融合
三、 学科会聚引致一流的四种模式
(一) 新型技术推动型
(二) 计划任务拉动型
(三) 共同愿景驱动型
(四) 学科专业集成型
四、 应对重大创新挑战的学科会聚动议
(一) 重大挑战主题
(二) 组织运行管理
(三) 资源平台支撑
(四) 总结与讨论
五、 我国推进学科会聚的反思
第四章 国际化视野下的一流建设
一、 以世界为舞台: 普遍的办学规律
(一) 从中世纪大学出发
(二) 现代大学的演进
(三) 从教育现象到教育规律
二、 从跟跑到并跑: 我国大学国际化的百舸争流
(一) “中体西用”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国际化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跌宕起伏的国际化之路
(三) 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国际化快速发展
三、 以“我”为主何时到来?
(一) “一带一路”倡议的新机遇: 从“参与”到“主导”
(二) “双一流”建设的新征程: 从“行列”到“前列”
(三) 迈向2035: 从“边缘”到“中心”
第五章 个案研究: 浙江大学四校合并发展历程
一、 四校合并后浙江大学的发展历程
(一) 四校合并的决策部署(1998—2004年)
(二) 一流大学建设的初期探索(2005—2010年)
(三) 加快一流大学建设步伐(2011—2015年)
(四) 新时代国家“双一流”建设新征程(2015年以后)
二、 “浙大模式”: 大学变革的中国范式
(一) 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矢志信念
(二) 持续深化改革的不竭动力
(三) 扎根中国大地的家国情怀
(四) 面向未来的创新实践
三、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未来
(一) 扎根中国: 本土化与全球化对立统一
(二) 制度重构: 时代呼唤现代大学治理模式
(三) 持续创新: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第三篇 反思与展望
第六章 阻碍一流实现的沉疴痼疾
一、 精神迷失: 缺少有灵魂的卓越
(一) 文化自信的缺失
(二) 人才培养的边缘化
(三) 学术精神的式微
二、 动力不足: 缺乏引领未来的能力
(一) 育人理念和模式创新不够显著
(二) 学术研究的创新性和影响力不足
(三)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革新
三、 指挥偏差: 缺失科学的评价导向
(一) 学科评价的异化
(二) 教师评价的扭曲
(三) 学生评价的偏差
第七章 绩效视野中的“世界一流”
一、 超越梦想: 可比指标突飞猛进
(一) 世界大学排名
(二) 科学研究成果
(三) 研究支撑条件
(四) 国际化水平
二、 冷静审视: 内涵发展落差依旧
(一) 声誉和影响力
(二) 人才培养
(三) 师资队伍
(四) 知识贡献
(五) 治理体系
三、 未来省思: 如何优化评价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 塑造科学化价值观,持续推动多元化评价
(二) 加强评价条件建设,夯实学术话语权基础
第八章 一流大学建设的终极追问
一、 一流实现: 主动谋划抑或自然生成?
二、 变革大潮下,大学还在社会中心吗?
三、 大学与社会的互动: 谁推动了谁?
四、 群体的一流才是真正的一流?
附录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建设调研
一、 大力引进一流人才
二、 团队/梯队建设更为紧要
三、 发挥治理结构最大效应
四、 没有规划就没有未来
五、 总结
世界一流大学可能有中西之别、时代之异,即不能完全按照西方当前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模子来塑造中国的一流大学;但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达到“一流标准”的必经之路。
阿特巴赫(PhilipG.Altbach)在《世界一流大学的成本与收益》一文中分析了世界一流大学具有的相关特征:卓越的研究、优秀的学者、学术自由和知识分子愉悦的氛围、追求知识的自由、学者自治、持续而充裕的公共财政支持等[[i]]。他还曾对高等教育的边缘和中心进行分析,揭示了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在高等教育上的中心与边缘关系,认为中心和边缘的大学是一种被依附与依附的关系。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教育的全球化更多地意味着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模式[[ii]]。在认识“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问题时,这种现象就有所突显。人们在讨论一流大学时更多地是在西方语境下的一种认识和模仿,更多地是落在科研水平量化为主要评价指标上。在探讨发展方式时,纷纷把目光聚焦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作为标杆,制定种种衡量“世界一流大学”的指标体系,并对照着指标体系寻找差距。当然,作为后发国家,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是需要的。然而,如果想要真正实现一流的目标,就必须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综合各种有益经验,创造性地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
自民族国家出现以来,回应国家需求就成为各国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使命。中国大学、学科建设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几所大学、若干学科在世界范围内达到一流的位置,而是为了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对优质高等教育期盼的整体需求,应当把国家需求贯穿始终。[[iii]]世界一流大学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评价一所大学的世界地位主要是从其在各自国家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整个世界所担任的角色两个方面进行,而前者是评价的根本。评价一所大学是否是世界一流大学,更应注重该大学在本国建设中的作用与贡献,而不是简单地在世界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新时代的中国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要以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为根本办学使命,在此过程中增强办学活力和能力,并获得办学所需资源。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是辩证统一的,只有立足中国实际,走中国特色发展之路,彰显独特性和民族性,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只有以世界一流为标准,瞄准世界一流,不懈努力奋斗,才能与世界一流大学平等交流对话,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之林。
(二)制度重构:时代呼唤现代大学治理模式
大学治理(universitygovernance)通常指“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和过程”[[iv]]。大学有效治理表现在形式有效性和实质有效性两个维度上:形式有效性是指以参与原则判断大学权力配置是否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民主诉求;实质有效性是指以效率原则鉴别大学内外部治理结构和议事决策程序是否有利于大学达成其使追求学术真理和公共利益[[v]]。历史上,西方国家政府和大学为了提高大学治理的有效性,不断调整、完善大学治理结构,优化治理过程。一方面,大学治理改革以参与原则调整治理结构,回应各层次利益相关者的民主诉求,提高了大学治理的形式有效性。另一方面,政府和大学以效率原则重构政校关系,赋予大学更多的自主权,提高大学决策的自主性;同时削减教授权力、缩减决策机构规模,强化校级管理能力,并重视在“最低程度的程序正义”基础上规范决策机构的议事程序,提高了大学治理的实质有效性[[vi]]。
“双一流”建设应把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放在首位,结合外部环境、自身组织特征、总体目标,实现从传统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主动寻求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协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切实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vii]]应当看到,大学治理模式改革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双一流”建设与现代大学制度推进是一个长期的共生共长关系,也因此决定了“双一流”建设的长期性。[[viii]]未来治理体系改革应该注重协调内部和外部各种办学关系,理顺各方面体制机制和业务流程,明晰各类制度规范和行为规则,形成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治理架构和硬软件环境。
全球高等教育大致包括两种成长逻辑:一是自然演化逻辑,以英美高等教育体系为代表;二是建设逻辑,以欧洲大陆高等教育体系为代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结合建设逻辑与演化逻辑,以建设逻辑创建指标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以演化逻辑培育文化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最终由建设逻辑过渡到演化逻辑,从简单的定量比较走向内涵发展。[[ix]]十九大报告中也强调:“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甚至尚未有可比肩全球一流水平
的高度教育机构,而加怏追赶应从内涵方面着力,而非以全球可比较指标这种大学发展的表象为中心。
科学研究水平是凸显学校内涵式发展和竞争优势的重要表征,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显著特征。其中,学科创新能力是学校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在21世纪科学发展潮流中,中国大学既要做好对先进技术的“引进一消化吸收一再创新”,还要重视在科学技术上的原始性创新。大学应深刻把握全球范围基础研究、科技发展、产业变革前沿趋势,致力于基本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前沿的创新,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完善科研组织方式和运行管理机制,涵育优良学术生态,提高科研品质内涵,争做国际学术前沿并行者乃至领跑者。以创新回应国家发展重大需求,主动推进创新全球化、网络化和协同化,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以全面创新驱动全面发展,在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文化创新、办学模式创新等方面敢为人先,构建创新策源地,引领创新范式变革,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在全球创新竞争中做出更大贡献,进一步打造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
[[i]]肖地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江苏高教,2007(6):30-34.
[[ii]]牟超兰,田恩舜.阿尔特巴赫依附论高等教育思想述评口].江苏高教,2006(1):145-148.
[[iii]]李冲,苏永建.话语转换与价值重塑——“双一流”建设的生发逻辑与评估的困境解构[J].大学与学科,2020(02);76-85.
[[iv]]刘献君.序//于杨.现代美国大学共同治理理念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序)
[[v]]朱家德.现代大学章程的分类研究——基于章程文本内容分析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49-56.
[[vi]]朱家德.大学有效治理:西方经验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3(6):29-37.
[[vii]]耿有权.论美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模式的战略构建[J].外国教育研究,2010(10):27-32.
[[viii]]王洪才.现代大学制度:世纪的话题[J].复旦教育论坛,2011(02):24-26/34.
[[ix]]吴晓求.世界一流大学与国家发展:历史与逻辑一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的发言口].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0(01),5-18.
留言赠书:
文末留言告诉大家您想获得此书的理由等内容,留言获赞量前三名读者将获赠《世界一流大学在中国:理想与现实》纸质图书一本,如有问题可咨询工作人员微信:15201280039。
留言截止时间:2022年10月10日11:00